Your Good Partner in Biology Research

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属于Orthomyxoviridae家族,这是一类具有包膜的病毒,其基因组由分段的负链单链RNA片段组成。人类数千年来一直存在流感。有人推测人类可能在驯养动物之初就感染了流感。农业的发展和永久定居点的建立为可能引发流行病的大量潜在宿主提供了条件。"流感"一词最早出现在17世纪中叶的意大利,用来描述由瘴气引起的疾病。人类流感病毒直到1933年才被分离出来。

分类

流感病毒主要分为三个种类: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和丙型流感病毒。只有A型和B型与人类的临床有关。虽然两种病毒都可以感染人类,但甲型通常会导致广泛的疾病和流行病。

● 甲型流感病毒

甲型流感病毒在1933年成功分离出来,通常由鸟类、猪等动物携带,是人畜共患病的病原体。只有甲型流感病毒被证实引发了大流行病。甲型流感病毒会发生抗原漂移,这是由于病毒株之间的基因重组导致抗原性突变,从而产生新的病毒亚型。根据表面蛋白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的特性,甲型流感病毒被亚型化分类,以H和N的数字结合命名,例如A(H1N1)、A(H3N2)等。

● 乙型流感病毒

乙型流感病毒于1940年被分离出来。它仅在人类中发现,通常引发的症状比甲型病毒轻微。虽然它可能引发季节性疾病和人类流行病,但乙型流感病毒没有引发大流行病。乙型流感病毒进一步分为两个系列:B/Yamagata和B/Victoria。

● 丙型流感病毒

丙型流感病毒感染通常引发轻微疾病,但被认为不会引发人类流感流行病。

结构

在电子显微镜下,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几乎无法区分。它们通常呈球形,直径约为100nm,但有时呈丝状,长度通常超过300nm。流感病毒颗粒的最外层是来自宿主细胞的包膜。包膜上嵌有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的糖蛋白突起,从包膜上突出。HA和NA都决定了流感病毒的亚型。HA和NA的比例约为4:1。较少的基质离子通道M2贯穿脂质包膜。基质蛋白M1位于包膜下方,并包裹住病毒核心。

向内是由8片单链RNA组成的病毒基因组(仅甲型和乙型)。RNA被核蛋白和异三聚体RNA依赖的RNA聚合酶(三个亚单位:PB1、PB2和PA)包裹,组装成螺旋状的核糖核蛋白(RNP)复合物。核外蛋白(NEP)也存在于病毒内部。

见图1所示

靶点 蛋白 描述
HA Hemagglutinin 在病毒复制过程中,HA蛋白被丝氨酸蛋白酶加工成HA1和HA2,从而使病毒具有传染性。HA2参与病毒包膜与宿主细胞膜的融合,而HA1包含受体结合位点和抗原位点。它也是一种可以被免疫系统识别的抗原。
NA Neuraminidase 它能够破坏受体,从细胞表面糖蛋白和神经节苷上切割末端唾液酸残基,从而从宿主细胞释放子代病毒。此外,NA还能去除病毒包膜上的唾液酸残基,阻断病毒颗粒的聚集,增强传染性。
M1 matrix protein M1 M1与病毒RNA和核蛋白相互作用,将它们聚集在RNP复合体内。它还与NEP相关,介导M1-RNP通过核孔蛋白输出到细胞质。
M2 matrix ion channels M2 金刚烷胺类抗流感药物的靶标,这种药物抑制离子通道活性,防止病毒脱壳。作为一种表面蛋白,它可以作为疫苗成分。
NEP/NS Nuclear export protein NEP与M1一起参与M1- rnp转运到细胞质中。
NP Nucleoprotein 病毒RNA与核蛋白一起包装成螺旋状核糖-核蛋白复合物。
RNP Ribonucleoprotein RNA被核蛋白和异三聚体RNA依赖的RNA聚合酶(三个亚基:PB1, PB2和PA)包裹,组装成螺旋核糖核蛋白(RNP)复合物。

疾病和症状

流感是一种具有严重公共卫生影响的传染性病毒感染。潜伏期通常在感染后持续一到四天。症状通常突然发生。流感的主要症状包括高烧、咳嗽、喉咙痛、头痛、寒战、鼻塞和流涕、疲劳,其中大部分症状可能持续约三至七天。咳嗽和疲劳可能持续一两周。人们可以在症状出现前一天传播流感,或在生病后的五到七天内传播。

大多数人在一周内恢复发热和其他症状,不需要医疗护理。但流感可能引发严重疾病或死亡,尤其是高风险人群,如65岁以上的老年人和5岁以下的儿童,哮喘或其他肺部疾病患者以及孕妇。

流感大流行事件

在1918-1920年的西班牙流感中,全球有5000多万人死于H1N1流感。在1957-1958年的亚洲流感大流行中,大约有150到200万人死亡,这是由H2N2甲型流感引发的。H3N2引发了1968-1969年的香港流感,导致100万人死亡。2006年的禽流感恐慌是由一种甲型流感A株引发的。2009年的甲型H1N1豚流感引发了广泛的疾病和恐慌。该甲型H1N1流感最初由猪携带,但迅速在人类中传播。2009年的豚流感传播到208个国家,造成约18000人死亡。2012年底,墨西哥爆发了H7N3禽流感大流行,这是北美家禽史上最大的疫情,导致2000万只鸟死亡。流感已成为典型的季节性流感,在全球每年造成约29万到65万人死亡。

传播途径

流感是典型的季节性疾病,经常在春季和冬季发生。流感病毒有三种传播途径。

● 气溶胶传播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气溶胶传播。例如,说话、咳嗽或打喷嚏时产生的大飞沫(直径大于5微米)通过短距离接触进入黏膜。

● 空气传播

微小飞沫核心(直径小于5微米)可能会在空气中停留较长时间。

● 直接接触

与受病毒污染的表面(如握手)直接接触,然后口腔和鼻腔接触可能导致传播。隔离和鉴定病毒

诊断

流感是典型的季节性疾病,经常在春季和冬季发生。流感病毒有三种传播途径。

● 血清学诊断

可以使用患者的咽喉拭子或鼻腔或喉咙分泌物进行血凝抗体试验。如果血凝试验呈阳性,需要进行后续的血凝抑制(HI)试验来识别病毒类型。如果血凝试验阴性,原培养基将多次盲传。如果血凝仍然不能发生,则病毒不存在。

● 快速诊断

可以通过间接或直接的免疫荧光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病毒抗原。单克隆抗体和免疫酶法可以在24-72小时内快速检测感染细胞中的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颗粒或与病毒相关的抗原。

● 病毒基因组检测

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在许多医院和实验室中变得越来越常见,用于检测流感病毒核酸或分类流感病毒。它比其他测试更敏感,可能能够识别流感菌株。

治疗和预防

目前的季节性流感疫苗对流感病毒有效。治疗不能杀死病毒,只能减轻症状,直到机体自然清除病毒。例如,抗病毒药物可以帮助减轻症状并缩短疾病过程。此外,在流感季节频繁发生时,建议采取常识性的步骤,如在打喷嚏或咳嗽时戴口罩或遮住鼻子和嘴巴,尽量避免握手,回家后用肥皂或含酒精的洗手液彻底洗手,以减少病毒的传播。

相关蛋白

Target Product Name Source Tag Info Product Code
BM2 Recombinant Influenza B virus Matrix protein 2 (BM2) (I105V,R109H) in vitro E.coli expression system C-terminal 10xHis-tagged CSB-CF5657GWB(M)
HA Recombinant Influenza A virus Hemagglutinin (HA) E.coli N-terminal 6xHis-SUMO-tagged CSB-EP356317IDG
HA Recombinant Influenza A virus Hemagglutinin (HA) Yeast N-terminal 6xHis-tagged CSB-YP356317IDG
HA Recombinant Influenza A virus Hemagglutinin (HA) (X347S,X348S,X509S,X538S), partial Yeast N-terminal 6xHis-tagged CSB-YP356048IBA
HA Recombinant Influenza A virus Hemagglutinin (HA), partial E.coli N-terminal 10xHis-tagged CSB-EP3563GMC
HA Recombinant Influenza A virus Hemagglutinin (HA), partial Mammalian cell C-terminal hFc-tagged CSB-MP3563GMC
HA Recombinant Influenza A virus Hemagglutinin (HA), partial Mammalian cell C-terminal 10xHis-tagged CSB-MP3563GMC1
HA Recombinant Influenza A virus Hemagglutinin (HA), partial Mammalian cell C-terminal 10xHis-tagged CSB-MP3563GMCd7
HA Recombinant Influenza A virus Hemagglutinin (HA), partial E.coli N-terminal 6xHis-SUMO-tagged CSB-RP189374BA
HA Recombinant Influenza A virus Hemagglutinin (HA), partial E.coli N-terminal 6xHis-SUMO-tagged CSB-EP607773IER
HA Recombinant Influenza A virus Hemagglutinin (HA), partial E.coli N-terminal 6xHis-SUMO-tagged CSB-EP714917IEX
HA Recombinant Influenza A virus Hemagglutinin (HA), partial E.coli N-terminal 6xHis-SUMO-tagged CSB-EP721113IFG
HA Recombinant Influenza B virus Hemagglutinin (HA), partial E.coli C-terminal 6xHis-tagged CSB-EP5610GWB
HE Recombinant Influenza C virus Hemagglutinin-esterase-fusion glycoprotein (HE) , partial E.coli N-terminal 10xHis-tagged CSB-EP362283IKF
HE Recombinant Influenza C virus Hemagglutinin-esterase-fusion glycoprotein (HE), partial Yeast N-terminal 6xHis-tagged CSB-YP365951IKD
HE Recombinant Influenza C virus Hemagglutinin-esterase-fusion glycoprotein (HE), partial Baculovirus N-terminal 10xHis-tagged CSB-BP362283IKF
M Recombinant Influenza A virus Matrix protein 1 (M) E.coli N-terminal 10xHis-tagged and C-terminal Myc-tagged CSB-EP389592ILS
M Recombinant Influenza A virus Matrix protein 2 (M) in vitro E.coli expression system N-terminal 10xHis-tagged CSB-CF356944IFZ
M Recombinant Influenza A virus Matrix protein 2 (M) in vitro E.coli expression system N-terminal 6xHis-tagged CSB-CF389902ILU
M Recombinant Influenza A virus Matrix protein 2 (M) in vitro E.coli expression system N-terminal 10xHis-tagged CSB-CF389902ILUb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