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Good Partner in Biology Research

行业新闻

干细胞研究新成果

发布时间:2012-08-21 08:23:11

来自香港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Pax3/7BP Is a Pax7- and Pax3-Binding Protein that Regulates the Proliferation of Muscle Precursor Cells by an Epigenetic Mechanism”的论文,...

查看详情

同一研究组连发Nature、Science聚焦癌症干细胞

发布时间:2012-08-21 08:22:23

荷兰乌德勒支大学医学中心分子遗传学教授Hans Clevers现为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EMBO会士。是Wnt信号转导通路、肠发育和相关癌症方面研究领域的顶尖专家。近日其带领的研究组接连在Nature、Sci...

查看详情

科学家成功将书本内容写进DNA序列

发布时间:2012-08-20 08:36:51

据报道,哈佛大学的研究团队将一本遗传学课本的全部内容编码进一小段DNA(脱氧核糖核酸)序列,确切来说,是将53400个单词、11张图片和一个Java程序共计527万比特的数据存储在了不到1皮克(10-12克)的DNA中。这...

查看详情

Science重要成果:在DNA上编书

发布时间:2012-08-20 08:36:31

一本用寡核苷酸写成的书籍展示了一个以DNA为基础存档和检索信息的体外系统。 DNA是一种理想的数据存储材料。它可以数千年维持稳定,当受损时仍可读取。不同于软盘,这种读写DNA数据的装置——聚合酶和核苷酸—...

查看详情

Genome Research:表观遗传学大宝库

发布时间:2012-08-20 08:36:08

近五十年来,将新生儿的血样点在滤纸上做疾病筛查(Guthrie卡)逐渐成为常规检查步骤,自2000年以来美国已有超过90%的新生儿创立了各自的Guthrie卡。研究人员成功从Guthrie卡上的样本中得到了表观遗传学信息,使...

查看详情

西兰花可治疗乳腺癌

发布时间:2012-08-20 08:34:02

通过研制西兰花得出的药物现正进行测试,看是否能治疗乳腺癌患者,阻止肿瘤的生长。 之前的研究表明,吃下西兰花后释放的一种化合物可以增加乳腺保护酶。 目前,科学家已将这种保护酶,也称萝卜硫素,用...

查看详情

诺奖得主Cell子刊HIV新文章

发布时间:2012-08-20 08:33:41

近日来自加州理工学院的David Baltimore教授和Alex Sigal博士在《细胞宿主与微生物》(Cell Host & Microbe)杂志上发表了题为“As Good As It Gets? The Problem of HIV Persistence despite An...

查看详情

Science重要发现:癌症与微生物组

发布时间:2012-08-20 08:33:18

在生态学领域众所周知,如果发生一个重要改变扰乱了环境,会使生态系统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同时,相互联系的物种多样性、物种丰度和生物间关系也会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带来决定性影响,不稳定的生态系统会最终破...

查看详情

Cell头条:癌细胞生存基因图谱

发布时间:2012-08-20 08:32:55

在最新的研究中,由美国哈佛-麻省理工的博德研究所和达纳法伯癌症研究所的科学家们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确定了56个癌细胞生存的必要基因,或可代表治疗开发可利用的靶点。相关论文“Cancer Vulnerabilities Unvei...

查看详情

Immunity突破性进展:触发伤口愈合的关键分子

发布时间:2012-08-20 08:32:30

Scripps研究所科学家针对帮助皮肤和其他表皮组织伤口愈合的细胞(γδ T细胞)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找到了触发伤口愈合的重要分子,揭示了驱使机体进入伤口愈合模式的分子机制。这项成果于八月十六日提前发...

查看详情

生物技术领域研究新前沿——DNA条形码

发布时间:2012-08-20 08:31:56

DNA条形码(DNA Barcoding)最早由加拿大皇家学会会员Paul Hebert等于2003年提出,已迅速成为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研究的前沿学科之一。DNA条形码是利用标准的基因片段对物种进行快速鉴定的技术。随着全球气...

查看详情

Science新发现:细菌可致癌

发布时间:2012-08-17 08:29:22

来自英国利物浦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大肠杆菌有可能促进了结肠癌的形成。相关论文在线发布在8月16日的《科学》(Science)杂志上。 该研究小组过去曾证实患有结肠癌、炎性肠病、克罗恩氏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的...

查看详情

Cell子刊:另辟蹊径miRNA新发现

发布时间:2012-08-17 08:28:59

镰状细胞病患者比具有正常红细胞的普通人受疟疾影响较小,这一现象的确切原因困扰了科学家们多年,而现在Duke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终于发现了该现象背后的潜在机制。 Duke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人体红细胞的遗传...

查看详情

Science医学:对抗癌症的RNAi新平台

发布时间:2012-08-17 08:28:29

通过测序癌细胞基因组,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癌细胞中大量的突变、缺失或复制的基因。寻觅新药物靶点的研究人员可从这一无主宝藏中获益,但目前及时测试它们几乎是不可能的。 为了帮助加速这一进程,麻省理工学院...

查看详情

J Immunol文章解析天然免疫机制

发布时间:2012-08-17 08:25:44

来自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首次报道了HBoV非结构蛋白NP1能够抑制宿主天然免疫反应,在人博卡病毒(Human bocavirus,简称HBoV)拮抗宿主天然免疫反应机制研究中取得的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公布在国际免疫...

查看详情

到处都是基因……

发布时间:2012-08-17 08:25:21

乳腺癌基因组的全面测序可以用来分析各种突变,这将有助于疾病病理学持续飞快发展。 Elaine Mardis和同事利用全基因组和全外显子测序分析了在用一种芳香化酶抑制剂进行治疗之前采集的雌激素受体阳性(ER+)细...

查看详情

Nature新闻:非棕非白

发布时间:2012-08-17 08:25:01

顶级期刊Nature杂志不仅以其聚集发表众多科学成果而闻名,而且另外一个方面,其庞大的编辑群和专家群也令这份期刊在择选重大成果,研究热点方面颇具眼光,每期杂志,无论是在线版还是出版的纸媒,Nature杂志以new...

查看详情

科学家发现新的结肠癌抑癌基因

发布时间:2012-08-17 08:24:40

近日,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营养科学研究所陈雁小组新发现了结肠癌的一个抑癌基因PAQR3,并从细胞、动物和人群三个层面,揭示了PAQR3是一个参与结肠癌发生发展的抑癌基因。业内专家表示,该研究将为未来结肠癌的...

查看详情

Cell头条:癌细胞生存基因图谱

发布时间:2012-08-17 08:24:12

在最新的研究中,由美国哈佛-麻省理工的博德研究所和达纳法伯癌症研究所的科学家们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确定了56个癌细胞生存的必要基因,或可代表治疗开发可利用的靶点。相关论文“Cancer Vulnerabilities Unvei...

查看详情

Cell重点推荐:当端粒遇到端粒酶

发布时间:2012-08-16 08:07:37

来自加拿大舍布鲁克大学的两位学者就近期公布的一项端粒酶研究成果,发表了题为“Exposing Secrets of Telomere-Telomerase Encounters”的评点文章,指出端粒为了保持其功能和稳定性,必须通过与端粒酶交互...

查看详情

Nature挑战癌症经典观点:缺失基因让癌症罢工

发布时间:2012-08-16 08:07:16

经典癌症研究认为,基因组缺失会导致失去抑癌基因,从而引发癌症,但是最新一项研究成果却指出这种基因组缺失引起的对邻近基因的连带效应,将导致癌细胞出现漏洞,成为癌症治疗的新方向。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

查看详情

美国科学家研发出病毒发电技术 可为手机充电

发布时间:2012-08-16 08:06:55

据报道,美国加州大学巴克利分校的科学家近日研发出利用病毒发电的技术,未来可用于手机充电。 这种技术采用的病毒名为M13噬菌体,它具有压电性,即在受到挤压时能够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研究人员把噬菌体平铺...

查看详情

癌研究著名夫妻Nature破解癌症奥秘

发布时间:2012-08-16 08:06:32

来自哈佛医学院,M.D. 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揭开了癌症的又一秘密机制——对于肿瘤代谢至关重要的一个基因的连带缺失(collateral deletion)将有助于科学家通过阻断另外一个基因,来杀死恶性细胞。这一研...

查看详情

一种蛋白质可改善脑白质损伤

发布时间:2012-08-16 08:06:13

日本一个研究团队经动物实验发现,蛋白质去唾液酸促红细胞生成素(一种蛋白质)可使实验鼠的脑细胞再生,从而改善脑白质损伤。 日本《每日新闻》网站14日报道说,名古屋市立大学研究生院教授泽本和延等人取得...

查看详情

Cell子刊:抗癌走进新时代

发布时间:2012-08-16 08:05:52

今时今日,专家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肯定现代战争将发生在网络领域,打击敌人的通讯技术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破坏。以色列Tel Aviv大学的研究人员建议采用同样的战略对抗人体最致命的敌人,癌症。 这篇文章发表...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