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研究人员在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发表报告说,他们通过动物实验发现一种与心脏衰老有关的核糖核酸(RNA)片段,这一成果有望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的研究人员说,衰老导致的心脏细...
查看详情
来自波士顿大学医学院(BUSM)的研究人员在发表于2013年二月《表观基因组学》(Epigenomics)杂志上一篇综述文章(review article)中,提出了关于肿瘤形成的表观遗传新假说,对于导致祖细胞演变成为癌细胞的原因...
查看详情
目前,基因组测序成本大幅度下降的速度已然放缓。尽管如此,研究人员在参加2月20-23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马可岛召开的基因组生物学与技术(AGBT)年会时却并没对此提出抱怨。每个人类基因组的成本已降至5,000–10,000...
查看详情
根据《癌症》期刊(Cancer)的最新一篇报告,每天服用1片阿司匹林能预防皮肤癌。丹麦和美国的研究人员发现服用阿司匹林和布洛芬等普通止痛药的人患鳞状细胞癌和黑色素瘤等皮肤癌类型的可能性较低,对至少服药7年或...
查看详情
近日,我国科学家成功发现一个可能的焦虑或抑郁易感基因。相关研究成果作为封面文章日前发表在《神经科学通报》(Neuroscience Bulletin )上。 情感障碍(例如焦虑和抑郁)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往...
查看详情
根据发表在2月6日《BMC Medicine》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有一个肥胖的父亲与孩子的某些表观遗传异常存在着关联。相比于正常体重父亲的孩子,这些肥胖父亲的孩子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基因上有一些不同的表观...
查看详情
Georgia Regents大学GRU癌症中心的科学家发现,一种数世纪以来被用于治疗炎症、发烧和疟疾的植物,能够通过凋亡途径杀死癌细胞。这项研究发表在近期的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杂志上。 分子伴侣可...
查看详情
G蛋白偶联受体(GPCRs)是一种与G蛋白有信号连接的膜蛋白,它能够识别和传递来自细胞外的各种不同的信号,调控着细胞对激素,神经递质的大部分应答,以及视觉,嗅觉,味觉等。 目前世界药物市场上至少有三分之...
查看详情
对于典型西方饮食者而言,高盐对于长期的健康无疑是有害的。你可能很难相信,人类对于极高浓度的盐其实有着与生俱来的厌恶。 近日来自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的Charles Zuker博士及同事,揭示了舌头辨识高浓度盐...
查看详情

日本自治医科大学的研究小组2月5日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网络版上报告说,他们发现了一种会导致乳腺癌、皮肤恶性黑素瘤等多种癌症的基因,这一发现将促进研发以这种基因为靶点的新型抗癌药物。 研究小组利用...
查看详情
Wistar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称,编码在我们的DNA中但却不会翻译成蛋白质的一些长RNA片段,是操控DNA激活某些基因的关键。这些非编码RNA激活子(non-coding RNA-activators ,ncRNA-a)在胚胎发育早期过程中对某些基因...
查看详情
英国最新一期《自然》杂志刊登报告说,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小核糖核酸与胰岛素耐受性相关,该发现或为开发Ⅱ型糖尿病新疗法提供思路。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报告说,他们通过动物实验发现,一种名...
查看详情
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对缺乏清洁饮用水的国家是一种祸患。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则让囊性纤维化病患者深受其害。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ecies)是一种针对易感人群感染的条件致...
查看详情
据报道,澳大利亚科学家已经确认了一种基因Mcl-1,它对于维系抗体生成细胞的存活十分关键。这一发现或能对骨髓瘤和慢性免疫性失调等疾病中不受控制的细胞进行管控,开创更好的治疗方式。相关研究报告发表在2月3日...
查看详情
200多名研究人员研究结肠癌肿瘤发现了其基因脆弱性,这一发现能导致强效新型疗法的研发。研究人员希望新药被设计成打击肿瘤弱点,从而最终阻止癌症。目前结肠癌一旦出现扩散,几乎不可避免地具有致命性。 科学...
查看详情
2013年2月15日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题为“Probing Allostery through DNA”的研究报告,通过单分子生物物理等手段严谨地证实了DNA中确实存在别构效应。该研究揭示了DNA一个新的基本性质,不但在物理上非常有...
查看详情
来自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及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斑马鱼胚胎实验,揭示了一个对咽软骨形成起至关重要作用的小分子MicroRNA-92a及其作用机制。相关论文发表在2月11日的《发育细胞》(Developmental Cell)杂志上。 ...
查看详情
捷克布尔诺孟德尔大学技术转让中心日前宣布,该校科研人员经过多年研究发现了治疗癌症的新方法,已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专利发明申请,并准备向国外申请扩大专利保护范围。 传统药物治疗癌症(化疗)具有太大的毒...
查看详情
由哈佛医学院、哈佛大学、Broad研究所、复旦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组成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构建出了第一个近代人类进化动物模型,揭示出一个单突变导致了东亚人群从浓密头发到密集汗腺等数个常见的性状。他们还模拟...
查看详情
由哈佛医学院、哈佛大学、Broad研究所、复旦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组成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构建出了第一个近代人类进化动物模型,揭示出一个单突变导致了东亚人群从浓密头发到密集汗腺等数个常见的性状。他们还模拟...
查看详情
近日,华东师大生命医学研究所、上海市调控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千人计划”刘明耀教授领衔的课题组发现了一种新型抗肿瘤体内生长和转移的抑制剂。国际肿瘤学期刊《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杂志》日前发表了这一成果。 ...
查看详情
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研究人员日前通过生物基因技术,重组出一种专门杀死恶性肿瘤细胞而不伤害健康细胞的疱疹病毒。动物实验证实,用这种病毒治癌有一定效果。 据意大利《共和国报》报道,这种疱疹病毒在经过部分...
查看详情
日本一个研究小组日前宣称,他们发现实验鼠体内如果缺乏一种蛋白质,就会出现与人类统合失调症类似的症状。这一发现将有助于开发新的预防和治疗统合失调症的方法。 所谓统合失调症,是指外部的感觉刺激信息不能...
查看详情
过去有研究显示,维生素D缺乏与肥胖二者之间有关联,但到底是维生素D缺乏导致了肥胖,还是肥胖导致体内维生素D不足,却一直没有明确。最近,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儿童健康研究所的一项新研究对此因果关系进行了确认。...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