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北京时间6月23日消息,科学家发现,只要把一种干细胞注入到另一种动物的胚胎里,就能创造出拥有另一物种器官的嵌合体动物。也许通过这一发现,科学家能让猪长出人类器官,用来进行器官移植。 研究人员把家...
查看详情
碳纳米管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自行车和球拍等产品生产中。是英国研究人员提醒说,生产碳纳米管和利用该材料制造其他产品的工人,需防范因吸入碳纳米管而致癌的风险。 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研...
查看详情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卡内基学院、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与美国能源部联合研究院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工具,分析了28种植物中与光合作用相关的基因组,编制出与光合作用有关的597个编码基因蛋...
查看详情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6月16日报道,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说,他们日前用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疗法,成功治愈了一名回旋状脉络膜视网膜萎缩症患者。未来该疗法还有望让那些因视网膜黄斑变性和色...
查看详情
美国研究人员最新开发出一种纳米粒子,外表呈棒状,可以随血液流动“侦察”到肿瘤部位,帮助将药物指引到病灶处,从而有效消灭肿瘤。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英国新一期《自...
查看详情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6月19日报道,日本科学家通过将大鼠的诱导多功能干细胞注入小鼠胚胎内,让小鼠长出了大鼠的胰腺。他们也通过将从人体内提取出的血液干细胞注入猪的胚胎内,培育出了能产生人体血液的猪...
查看详情
线粒体就像生物体内的电池,为几乎所有细胞供应能量,而支持这一供能过程的分子机制一直是个谜。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6月20日(北京时间)报道,哈佛大学医学院和马萨诸塞综合医院研究人员通过查阅人类基因...
查看详情
所谓干细胞,就是在生命的成长和发育中起“主干”作用的细胞,就如同建筑中钢筋泥沙这样的基本材料。干细胞为什么神奇呢?主要在于它能够分化,正是由于其这种特征,干细胞一经发现就受到了科学家们的追捧。最新C...
查看详情
社会经历可以影响动物行为。比如,多数动物,独养和群养影响争斗性。独养长大的雄性相遇时打架多,群养长大的动物打架相对较少。 这些现象,较为人们所熟知,知其然。而科学家们希望知其所以然,就会问:社会经...
查看详情

据香港《文汇报》网站20日报道。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埃尔南德斯在阿富汗服役期间遭迫击炮炸伤,右大腿丧失70%的肌肉,伤势严重,本难逃截肢命运,但华盛顿方面投资5000万美元资金、利用猪膀胱协助再生的疗法...
查看详情
据英国广播公司20日报道,由世界各地的科学家组成的研发小组表示,他们采用新的方法开发疫苗并用来治疗前列腺癌。 《自然医学》杂志刊登的报告说,从健康细胞提出的DNA被用来开发一种新疫苗。这...
查看详情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有一句古老的谚语:不浪费,不缺钱。而现在,日本人似乎开始把这句话的意境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了。 日本科学家用人类排泄物研制人造肉 最近...
查看详情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6月16日报道,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说,他们日前用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疗法,成功治愈了一名回旋状脉络膜视网膜萎缩症患者。未来该疗法还有望让那些因视网膜黄斑变性和色素性视...
查看详情
韩国研究人员6月17日宣布发现一种可抑制胃癌细胞生长的天然蛋白,为这种癌症的治疗开辟新思路。 韩国联合通讯社报道,这项研究由韩国加图立大学病理学教授朴相元(音译)领衔。他说,检测显示,人体胃部产生的胃...
查看详情
2011年6月9日,四川省人民医院杨正林教授科研团队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共同在国际知名期刊《PLoS Genetics》上发表合作研究成果——《通过外显子测序技术鉴定高度近视患者的ZNF644基因突变》。这是我国科学家...
查看详情
来自科技部的消息,西班牙奥维耶多大学(Universidad de Oviedo),英国桑格研究所(Wellcome Trust Sanger Institute)组建了多达60多名研究人员的研究组采用最新测序技术,破译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
查看详情
DNA甲基化在哺乳动物基因表达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尽管通过线粒体遗传且随时间稳定,但是细胞分化、疾病或环境影响都会改变DNA甲基化的模式。近年来,科学家们开发出多种新方法,试图在基因组范围定位DNA甲基化。 ...
查看详情
来自纽约大学医学院,耶鲁大学医学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发现毛囊干细胞和黑素干细胞(melanocyte)通过一个著名的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来共同控制头发的颜色和头发的生长,这说明通过调控Wnt信号途径,也许能揭开白发...
查看详情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6月15日(北京时间)报道,澳大利亚科学家在人体免疫系统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细胞类型,新发现有望让科学家研发出新药和疫苗,强化身体免疫系统针对特定可传染病菌的微生物的免疫反应。...
查看详情
开始失去知觉时3D影像 完全失去知觉时3D影像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近几年,无论是游戏还是电影,只要加入3D技术,都颇受欢迎。医学界也不落后,英国科学家近日绘制出了首个全新的大脑3D成像技术,用3D...
查看详情
来自Whitehead生物医学研究所、麻省理工学院、布莱根妇女医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BWH)、MIT路丁分子肿瘤学研究中心以及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在6月10日的《细胞》(Cell)杂志上发表了上...
查看详情
近日来自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揭示了组蛋白H3K4甲基化抑制转录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2011年6月6日的《分子与细胞生物学》(Molecular and Cellular B...
查看详情
来自伊利诺斯大学厄尔本纳-香槟分校、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院等处的研究人员研发了一种新型蛋白分析技术,能帮助研究人员获得胞内单一蛋白复合物的直观图像,这种称为SiMPull(single-molecule pull-down)的方...
查看详情
由于癌瘤发生的部位不同,性质各异,肿瘤内部的分子活动也难以探明,癌症的早期诊断一直是医学难题。日本研究人员发现,一种蛋白质有可能充当早期发现癌瘤的“信号”。 日本九州大学医院的高桥淳等研究人员发现...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