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据《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披露,与某些研究的发现和建议相反(那些研究的发现及建议是,因为DHA可能对人体有益,孕妇应该通过服用鱼油而增加饮食中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摄入),一项包括有2000多名...
查看详情
一项新的研究揭示了在脑中的分子变化。该研究可能会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有些人会从生活的挣扎中强有力地恢复过来,而另外一些人则会陷入深度的绝望。 该研究报告说,在脑中的一种叫做p11的蛋白可极大地影响人类和小...
查看详情
来自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查布尔希尔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基因变异体可保护人类免于酒精中毒。研究论文出现在10月19日《酒精:临床与实验研究》(ACER)杂志的网络版上。 这个CYP2E1基因的变异体与...
查看详情
据日本共同社20日报道,日本新潟大学研究生院教授山本达男日前通过电子显微镜成功拍摄到了“超级”大肠菌的照片。该细菌拥有“NDM1”基因,对大多数抗生素具有耐药性。山本表示,这应该是全球首次成功拍摄到NDM1...
查看详情
来自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了视黄酸调控BMP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和生物学功能,从而揭示了视黄酸(RA)调控BMP信号通路活性的分子机制,及其在神经管发育过程中的调节作用。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国际...
查看详情
印度和南非将启动一项关于两国常见的艾滋病病毒毒株的基础科学与疫苗的联合研究项目。 该项目在今年春天被两国政府正式批准,而且有望在2010年底之前启动。 新德里的国际遗传工程与生物技术中心主任Virander C...
查看详情
互联网是新事物层出不穷的地方,而网民如何采用软件、游戏等新事物的行为也成为一个研究焦点。英美研究人员日前针对著名社交网站“脸谱”(Facebook)用户的一项研究显示,网上行为容易跟风或从众,具有明显的“...
查看详情
欧盟委员会10月19日在一份报告中说,将在近期就克隆食品提出一项立法建议,建议欧盟在今后5年暂停用于食品生产的动物克隆和克隆食品的销售。 欧盟委员会还打算建立进口克隆繁殖用品(包括克隆动物的精液和胚胎)...
查看详情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10月18日(北京时间)报道,哈佛大学神经生物学家培养出一种能“闻”出光线的小鼠,为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嗅觉功能的神经机制提供了一种新工具。本周的《自然—神经科学》杂志详述了这项研究...
查看详情
酒精是世界上最常被滥用的物质之一,男性染酒瘾概率是女性的近两倍。直到现在,导致这种男女差别的潜在生物学因素尚不明确。 最新一期《生物精神病学》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多巴胺可能是导致男女差别的重要...
查看详情
英国一项新研究显示,一种俗称冷霜的产品常被用作护肤品滋润皮肤,还有不少医生建议用它来治疗湿疹等皮肤病,但冷霜中含有一种会损害皮肤的化学物质,反而会使皮肤病情恶化。 英国巴斯大学日前发布公告说,这种...
查看详情
这似乎很显然:在一片茂密的草丛中,条纹能够帮助老虎隐藏身体,而斑点则有助于一头美洲豹在阴暗的雨林深处潜伏。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利用互联网图像搜索以及野生动物照片档案,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的William L...
查看详情
10月11日,雇凶伤人案宣判结果的公布,让肖传国变成了一个在中国不受待见的人。中国科研机构谴责肖传国罪行的做法没错,但他们不该利用此事转移公众对学术界更多缺陷与问题的关注。 监管机制的缺乏使得假履历和...
查看详情
10月19日,卫生部宣布成立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原有的卫生部糖尿病防治专家咨询委员会等13个专家咨询委员会同时一并撤销。 为适应疾控工作与发展需要,充分发挥疾控领域专家委员会的决策咨询作用,提...
查看详情
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通知,曝光了“辉瑞健脑回春丹”等4种假药,并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加强对辖区内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的监督检查,一旦发现,立即依法查处。 近日...
查看详情
中国河南新乡医学院教授对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研究员:河南新乡胜
中国科学研究水平还不如美国,不是新闻。 而中国科研水平提高,有时出乎意外。 2010年9月,《自然-遗传》杂志,发表两篇论文,都是研究食道癌的罹患基因。 一篇负责作者是王立东,另一篇负责作者是美国权威...
查看详情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研究人员10月19日发布报告称,没有证据显示,孕妇在怀孕期间补充鱼油可以降低患产后抑郁症的风险,或提高新生儿的语言和认知能力。 领导这项研究的阿德莱德大学妇幼健康研究所副所长玛利亚...
查看详情
日本研究人员在英国《自然》杂志网络版上发表论文说,阻碍一种在疱疹病毒感染细胞时起“踏板”作用的蛋白质正常发挥功能可防止疱疹病毒感染。这一成果将有助于开发新的防治疱疹病毒感染的药物。 疱疹病毒是...
查看详情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甘诺特教授研发出一种放射性治疗癌症新方法,比传统放射性疗法副作用小,不会对周围健康组织造成损害。研究人员称,如临床试验取得成功,有可能成为治疗癌症的主流方法之一。 这种新疗法用一...
查看详情
日本一研究小组在15日的《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通讯》网络版上发表论文说,他们破解了对生殖细胞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的一种蛋白质结构。 “Nanos”是众多动物形成生殖细胞所必需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一旦...
查看详情
日本北海道大学研究生院下属的药学研究院日前发表公报说,该校一项最新研究成功揭示了埃博拉病毒侵入细胞的机制,这一成果将有助于开发抗埃博拉病毒的药物。 公报说,为方便观察,研究人员使失去毒性的...
查看详情
据英国《新科学家》网站报道,美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能接收神经脉冲等光学信号的传感器,可进一步改进人体神经系统与义肢之间的连接,使通过大脑神经直接控制义肢的梦想朝现实迈进了一大步。未来,通过该传感器,...
查看详情
对善于掩饰自己内心的人来说,撒谎不脸红并不困难。可“演技”再高超,微表情还是会泄露你的真实想法。10月11日下午,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和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第104场报告会上,中...
查看详情
英国研究人员日前报告说,他们发现人体尿液中一种蛋白质可作为前列腺癌风险标记物。研究人员认为,这一发现有助开发一种新的、较为方便的检测前列腺癌变的技术。 英国癌症研究会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美国学术...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