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来自中科大的消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单革课题组发现并命名了一个长链非编码RNA——5S-OT,并发现在灵长类中,5S-OT RNA获取了调控多个基因可变剪切的新功能。该研究成果发表在10月3日出版的《自然-结构和分...
查看详情
一些蛋白行为异乎寻常:越“老”,生命周期越长,来自德国Max Delbrück分子医学中心(MDC)的研究人员发现这个近乎悖论的规律,他们追踪了mRNA翻译成编码蛋白过程中出现的上千个分子的生命周期,为揭示某...
查看详情
在美国,每年急诊科医生都会开具1000万张抗生素处方,其中很多处方都是用来治疗病毒感染,比如急性支气管炎以及上呼吸道感染,然而这些疾病对抗生素并无反应。日前,来自戴维斯分校医学中心(UC Davis Medical...
查看详情
在全球范围内,社会和经济因素会直接导致2型糖尿病和肥胖症发病率的直接上升,近日,一项刊登于国际杂志Scienc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牛津大学和隆德大学的研究人员介绍了遗传学和生活方式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
查看详情
近日,依托于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的中科院生物磁共振分析重点实验室的生物医学代谢组学研究组,在不同表面修饰金纳米棒暴露对细胞代谢影响的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先进医疗材料》...
查看详情
最近,美国迈阿密大学Miller医学院Sylvester综合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在一项研究中报道称,某些在肿瘤进展和转移中发挥作用的蛋白质,可作为类淀粉小体被存储在休眠的癌细胞中。一旦这些类淀粉小体分解,癌细胞就...
查看详情
南京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的徐璎课题组与第二军医大学章卫平课题组的研究者共同合作,发现锌指蛋白ZBTB20是调控小鼠早晚活动峰的关键分子。这一发现被标题为“Loss of ZBTB20 impairs circadian output and...
查看详情
北京时间10月3日,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Yoshinori Ohsumi)由于其在细胞自噬机制研究中取得的成就而获得该项殊荣。 细胞自噬其实本来也是近年来的热点,特别是这两三年来不...
查看详情
瑞典皇家科学院5日宣布,将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Jean-Pierre Sauvage, J. Fraser Stoddart和Bernard L. Feringa这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分子机器设计与合成领域的贡献。 这三位获奖者头上的光环十...
查看详情
来自麻省理工学院,Broad研究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利用一个大型单导向RNA(sgRNA)文库,发现了影响癌症患者耐药性的基因的非编码调控元件,这一重要的发现公布在9月29日的Science杂志上,同期杂志的另外一项独立研...
查看详情
最近有很多关于免疫治疗和使用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的研究报道。从历史观点上说,CAR T细胞免疫疗法,旨在通过给免疫系统提供信息以使它们更好地识别外源物和攻击它们的肿瘤细胞,而增强免疫系统。最近,由...
查看详情
9月29日,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发表的一项研究中,来自英国威康信托基金会桑格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学、上海农科院、上海交通大学、剑桥大学和墨尔本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对骨髓(BM)先天淋巴细胞(I...
查看详情
最近,科学家们发现,参与DNA包装的一个基因开关,可能是癌细胞保持“永生”能力的关键所在。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9月30日的《Science》杂志。 英国Francis Crick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英国癌症研究中心的部分资...
查看详情
最近,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和路德维希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描述了我们的细胞如何以及在何种程度上不同地利用遗传自父母的基因拷贝。在一个基础层面上,这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同卵双胞胎也有所不同,即便是他们有...
查看详情
近期,来自四川农业大学、重庆市畜牧科学院、北京诺和致源、华中农业大学和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等处的研究人员,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Genome Research》在线发表题为“Comprehensive variation discovery and ...
查看详情
来自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在拟南芥中TRN1通过促进miRNAs 与AGO1的结合而正向调节miRNA的活性,并且揭示了两个输入蛋白家族β蛋白在miRNA装载中的对立作用。这一研究发现发表在9月23日的《Pla...
查看详情
9月27日,Science网站的热门新闻无疑是,世界上首个“三父母”婴儿的诞生,医生使用了一项有争议的遗传技术,来避免一种可能致命的遗传性疾病传递给下一代。除了扩展了体外受精(IVF)程序的范围之外,该技术因...
查看详情
早年毕业于中科大生物系的何生研究员主要从事人类视觉的神经基础,视觉注意,及视觉意识方面的研究,目前任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创新课题组长,近期研究组与其他研究组合作,接连在《美国国家科学院...
查看详情
肺癌是最常见的一种人类恶性肿瘤。据统计,全球有三分之一的癌症相关死亡是肺癌造成的。近十年来肺癌发病率在中国攀升得很快,这主要是因为吸烟人数快速增加(大多是男性)。肺癌主要分为小细胞肺癌(15%)和非...
查看详情
人体可产生100000种或更多种不同的蛋白质。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只有百分之2的人类基因组可编码蛋白质。基因组的其余部分中几乎百分之80的被转录成不编码蛋白质的RNA。科学家们面临的两大问题是:这些“非编码”RN...
查看详情
尽管大多数前列腺癌进展缓慢,并无大碍,但仍有30%的前列腺癌却是致命的。基因组图谱可帮助预测肿瘤的侵略性,并量身定制治疗方案,然而,在大多数涉及到多个肿瘤的癌症病例中,只有最大的肿瘤才被分析,这可能...
查看详情
近日,来自美国麻省总医院和哈佛干细胞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新方法。在这篇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Cell上的文章中,研究人员发现抑制一个特定代谢酶的作用能够促进白血病细胞的分...
查看详情
2016年9月22日,国际著名学术杂志《PLOS Biology》上在线发表浙江大学彭动物科学学院教授金荣实验室的最新学术成果,题为“Phosphorylation of Def Regulates Nucleolar p53 Turnover and Cell Cycle...
查看详情
作为癌症治疗的新工具,免疫治疗为人们带来了新希望。如今,这方面的研究正进行得如火如荼。不过,据STAT网站报道,在上周召开的第二届全球癌症免疫治疗大会上,一些顶级专家给人们泼了一盘冷水。 华盛顿大学...
查看详情
最近,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被称为P53的肿瘤抑制基因,可通过一个叫做DINO的调控RNA分子而得以稳定。这种相互作用有助于细胞对DNA损伤做出反应,并可能在癌症的发展和过早老化中发挥作用。该研究结果发表...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