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河北科技大学Nature子刊:替代Cas9的基因组编辑新技术
来自河北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证实可以利用格氏嗜盐碱杆菌(Natronobacterium gregoryi)的Argonaute来实现DNA引导的基因组编辑。这一重要的研究成果发布在5月2日的《自然生物技术》(...
查看详情
据报道,世界上首例换头手术准备实施了。准备执行这次手术的是意大利神经外科医生Sergio Canavero,手术将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头部吻合,第二部分是脊髓融合。要进行换头手术的志愿者是俄罗斯程序员Valery ...
查看详情
根据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在恶性肿瘤中,只有少数肿瘤细胞能够逃脱和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但是,沿着肿瘤边缘的曲线,可能对于激活这些肿瘤种植细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利用以各种形状和...
查看详情
全世界大约有15%的夫妻是不能生育的,其唯一的选择是使用捐赠的精子或卵子。全球有许多科学家正在努力为这些人寻找一种解决方案。 去年,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的李劲松...
查看详情
来自牛津大学的一项研究报告称,开创性的基因治疗使得罹患一种罕见形式遗传性失明的患者在长达4年的时间里恢复了部分的视力,这为利用基因疗法来治疗一些视力丧失的常见原因带来了希望。 这一技术涉及到将一种...
查看详情
来自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NIBS)、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洋葱伯克氏菌的一个VI型效应器通过让Rho GTP酶(Rho GTPases)脱去酰氨基,激活了Pyrin炎症小体,并引发了炎症...
查看详情
美国国立过敏与传染病研究所(NIAID)和洛克菲勒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本期Nature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突破性的HIV研究成果。他们的研究显示,注射一次特异性抗体可以抵御HIV病毒23周。 HIV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严重威...
查看详情
星形胶质细胞一直被视为无伤大局的支持细胞,它们不像神经元那样传导电冲动,只是默默为神经元提供营养物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最近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星形胶质细胞在大脑中绝对不是什么小角色,它们...
查看详情
烟酰胺核糖(nicotinamide riboside,NR)太不可思议了。此前一些研究曾证实烟酰胺核糖可以有效地促进新陈代谢。2012年来自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发现牛奶中的天然成分烟酰胺核糖能够对抗肥胖。相...
查看详情
四月二十八日Nature杂志刊登了一个花花绿绿的大脑,这是加州大学研究团队建立的一张大脑皮层语义图谱。这张神奇的图谱就像一本“读心术”秘籍,可以帮助我们通过大脑活性解读别人内心深处的想法。 这项研究的...
查看详情
岁月会在每一个人身上留下痕迹,只不过这痕迹的深浅是因人而异的,比如郭德刚和林志颖这对宛若隔代的“同龄人”。那么,我们也能像男神林志颖那样逆生长么?Current Biology杂志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看起来...
查看详情
来自洛克菲勒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利用CRISPR/Cas9成功地有效引入了特异的纯合子和杂合子突变。这一突破性的成果发布在4月27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细菌CRISPR/Cas9系统使得人们能够在许多生物...
查看详情
端粒酶主要包括催化组分端粒酶逆转录酶(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 TERT)和端粒酶RNA组分(Telomerase RNA component, TERC),二者与其他端粒酶复合体亚基共同组装成具有延伸端粒末端功能的全酶,在...
查看详情
血液是唯一与所有器官都有接触的组织,携带着有关机体的大量宝贵信息。在理论上,检测血液携带的 DNA、RNA、囊泡和细胞残骸可以帮助人们诊断和监控各种疾病。产前基因筛查是血液检测的一个重要应用,不过其他循...
查看详情
朊病毒对于我们来说可能不太熟悉,但是要提起它引起的“疯牛病”,那可是臭名昭著,人人皆知。这种病毒又称蛋白质侵染因子,是一类能侵染动物并在宿主细胞内复制的小分子无免疫性疏水蛋白质。所以虽然朊病毒叫做...
查看详情
最近,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对于人类血液系统的干细胞的理解,取得了重大进步,他们发现了一个关键蛋白如何让这些细胞更好的控制和再生。 这一研究结果发表在科学杂志《Nature》上,阐明了一...
查看详情
或通过基因保护防止心智功能丧失 对数百名健康老年人的基因组进行了研究的科学家说,这些老年人的一个秘密可能是通过基因保护防止心智功能的丧失。 科学家的这项工作是迄今为止对长寿无病人群进行的最大规模...
查看详情
AMPA型谷氨酸受体(AMPAR)对于大脑正常功能至关重要。AMPAR位于神经元的兴奋性突触上,是介导快速神经传递和突触可塑性的主要突触后受体。AMPAR异常会导致包括自闭症在内的多种神经疾病。 AMPAR往往与一些辅...
查看详情
最近,科学家们确定一个以前未知的分子——它被1型糖尿病患者的免疫系统所攻击,从而解决了一个长达几十年的医学谜题。 这一开创性的研究,是由英国林肯大学的Michael Christie博士带领完成,现在可以更好地...
查看详情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种最常见的快速增长的血液和骨髓癌症。最近,辛辛那提大学(UC)的癌症研究人员,发现了microRNA (miR-22)中的一个特定信号通路,可能为急性髓系白血病带来新的治疗靶标。这些研究结果...
查看详情
来自美国生命科学研究机构十强之一Scripps研究所的科学家们近来发现了数以十计的记忆抑制基因。这些基因的发现为开发新的治疗以老年痴呆症为代表的认知障碍疾病提供了新的途径。 来自Scripps 佛罗里达校区脑...
查看详情
阿斯利康旗下MedImmune日前公布了免疫学研究的重要里程碑。他们在Nature Immunology杂志上连发三篇文章,揭示了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背后鲜为人知的分子机制。 免疫系统与COPD 原文:Infl...
查看详情
肺部活检是一个侵入性的痛苦过程,对一位80岁的老太太来说尤其如此。但是通过穿刺性检查,肿瘤学家Geoffrey Oxnard给患者开出了一种相对应的靶向药物。经过治疗,患者的肿瘤似乎消失了。 然而,一段时间后,...
查看详情
根据发表在近期《自然》(Nature)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最具侵袭性的胰腺癌(通常被描述为最难诊断和治疗的恶性肿瘤),是在邻近肿瘤细胞经历一种特殊“程序性细胞死亡”形式的情况下旺盛生长的。 研究结果围...
查看详情
Polo样激酶(Polo-like kinase,PLKs)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一类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哺乳动物中包括PLK1、PLK2、PLK3和PLK4。它们在细胞周期各时相中都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对于PLK1的研究最透彻。 ...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