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一种癌症常见蛋白如何干扰细胞抗肿瘤机制
日期:2014-03-19 09:26:26
DNA损伤反应(DNA damage response,DDR),是一种信号网络,可感知DNA损伤和激活反应途径,来调整细胞生长和DNA修复。因此,DDR是保持基因组稳定性的关键,并提供了一种强大的防御对抗肿瘤的发生。因此,为了驱动细胞增殖及转换,病毒和细胞癌基因需要规避DDR诱导的细胞周期检查点。不同于遗传性癌症,在散发性癌症中削弱DDR并扰乱细胞周期检查点的机制,还不是很清楚。
目前,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带领的一个国际传染病研究小组,发现了一个称为STAT3的细胞蛋白质(这种蛋白在大多数人类癌症中过度活跃)如何干扰细胞内的抗肿瘤机制,进而促进癌症的生长。相关研究结果提前发表在2014年3月17日的《PNAS》杂志,使我们对于癌症发展有了更多理解,并为预防和治疗癌症的新靶向疗法开发提供了基础。
本文的第一作者是Sumita Bhaduri-McIntosh博士,他及其同事利用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作为一种工具,来探索基本的癌症发展问题。EBV可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世界上大约95%的人都携带这种病毒,它与几种类型的淋巴瘤和其他癌症有关,被确定为导致人类癌症的第一种病毒。
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医学院儿科、分子遗传学和微生物系的助理教授、石溪分校儿童医院的儿科传染病专家Bhaduri-McIntosh博士指出:“我们的结果,揭示了一种新的机制,通过这种机制,STAT3会在癌症发展之前,破坏关键的细胞抗肿瘤障碍。因为STAT3能够干扰细胞内这种先天的抗肿瘤机制,因此,当血细胞在实验室中被致癌病毒EBV感染时,会发生相反的情况,细胞会继续分裂,这是癌症发展的必要一步。”
Bhaduri-McIntosh解释说,具体而言,STAT3会损坏一种肿瘤抑制细胞活动(称为DNA损伤反应)。通常这种反应能够中断细胞分裂,可让受损DNA得以修复。这项新研究表明,EBV不仅会在细胞内感染和复制的时候,导致DNA损伤,而且它还能快速地发现细胞蛋白STAT3,引起一连串的反应,导致这种细胞分裂中断的丧失,从而促进细胞增殖。这与其他的病毒促增殖作用组合在一起,就可导致癌症。推荐阅读:我国科学家找到一个调节STAT3的酪氨酸蛋白磷酸酶。
以往的研究已经将STAT3和另一种蛋白Chk1确定为癌症治疗的潜在靶标。作者表示,他们的研究结果,对抗癌药物的开发增加了新的见解,因为他们“提供了两者之间的一种机械性联系,进一步支持这些疗法。”
Bhaduri-McIntosh博士强调,因为STAT3参与了大多数癌症,他们的这一发现可能会影响几种类型癌症的预防或治疗,这正是他们实验室的兴趣所在。除了发现更多关于EBV介导的癌症的信息,同时这项研究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EBV感染。
论文的共同作者包括来自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德国和澳大利亚研究结构的研究人员。
上一篇: Nature子刊:癌症治疗不能过于狭隘
下一篇: 科学家破译“组蛋白密码”识别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