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修订线粒体作用模型
日期:2013-07-01 09:53:48
线粒体是细胞内的重要器官,负责从营养物质中提取能量,并将其转化为细胞可用的能源。2008年科学家们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上,提出了修订版的线粒体作用模型,他们对这一新模型进行了验证。文章发表在本期的Science杂志上。
营养物质的摄取消化和吸收,是为了给机体内的细胞提供能量。消化道对营养物质进行分解,从糖/碳水化合物释放葡萄糖,从蛋白释放氨基酸,从脂肪释放脂肪酸。这些产物随后进入细胞,在线粒体中被加工,从而释放能量。
这项研究的领导者Dr. Enríquez说:“理解细胞的产能机制是了解生命系统的基础,这也是上个世纪生化领域的主要研究课题。人们在八十年代初期,阐述了线粒体完成上述任务的过程,又在九十年代解析了相关分子的结构。线粒体的产能机制,被认为是人们最为了解的细胞过程之一。”
然而,科学家们在研究线粒体疾病时,却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此前的线粒体作用模型,无法解释这些疾病的症状,人们也无法利用这一模型开发出有效的治疗方式。这些都说明我们对线粒体功能的了解并不完全。
食物分子所释放出的能量,被暂时储存在两类分子中(N和F)。这类分子不能作为细胞的直接能量源,需要线粒体中的五种复合体(I、II、III、IV和V),将其中储存的能量转化为细胞的通用能源ATP。
人们一直认为,上述五种复合体在线粒体内膜中自由飘浮,不存在相互作用。而Dr. Enriquez的团队发现这一观点并不正确。“这五种复合体并不是独行侠,”Dr. Enríquez解释道。“它们会以不同的组合,形成呼吸链超级复合体。而我们的这项新研究,阐明了这些超级复合体的作用。”
研究显示,这些超级复合体的组成是动态的,可以根据N和F分子的相对丰度进行优化,提高超级复合体提取能量的效率。也就是说,超级复合体的组成,能够反映食物中的营养组成。
研究人员解析了超级复合体的组成,阐明了不同复合体组合的功能。“细胞从食物分子中提取能量的系统,比人们所设想的更为多变,可以根据食物的营养组成(或者特定的细胞类型)进行调解,”Dr. Enríquez说。
研究团队还意外的发现,在遗传学分析中使用得最广泛的小鼠系,不能正确装配呼吸链超级复合体。在这种情况下,用这些小鼠进行实验,并将结果推理到人类,就并不那么可靠。
上一篇: PNAS:谁拖了抗癌药物的后腿
下一篇: 《Cell》揭示神秘的蛋白质折叠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