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Good Partner in Biology Research

走出癌症治疗死胡同

日期:2012-08-09 08:15:41

随着医学界癌症个性化治疗的发展,科学家意识他们面临着一些无可避免的死胡同。目前药物能够有效靶标癌细胞的特定基因,但不是所有癌症相关蛋白质都可以作为靶点。实际上经科学家估算,人类蛋白质中只有10%-15%具有成为药物靶点的潜力。因此,乔治亚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致力于在蛋白质合成以前的阶段对缺陷基因发动攻击抗击癌症。

 

micro RNAmRNA的相互作用与包括癌症在内的许多疾病相关。由于不能准确预测miRNA治疗带来的功能性结果,miRNA的临床应用受到了阻碍。John McDonald教授的实验团队将两种不同miRNAMiR-7MiR-128)转入卵巢癌细胞,以观察其对基因系统的影响。这一研究发表在BMC Medical Genomics杂志上。

 

“这两种miRNA分别导致了成百上千的基因表达发生改变,其中由它们与mRNA直接相互作用造成的只占20%,”McDonald说。“大多数这些改变都是间接的,是直接互作造成的下游反应。”

 

McDonald起先认为这些二级相互作用可能不利于miRNA的医疗应用,因为绝大多数这些二级互作改变了目标以外的基因表达。然而,McDonald在随后的实验中发现绝大多数下游改变都是在功能上协调作用的。

 

miR-7转染最显著的作用是影响了细胞粘附的相关通路,包括上皮-间充质细胞转化EMT和其他癌转移的相关过程。与之不同的是,miR-128转染影响了细胞周期调控和细胞复制相关过程,在癌细胞中这些生物过程都过于活跃。

 

“为了协调控制成百上千的基因, miRNA已经演化了数百万年,”McDonald说。“如果我们能够一一了解miRNA所影响的基因群及相应功能,临床医生就能够在系统水平上与癌细胞作斗争,而不是单独靶标一个又一个的基因。”

 

目前miRNA的临床试验才刚刚开展,由于人们还并不完全了解许多miRNA的细胞学功能,决定性的发现还在遥远的地方。此外,科学家们面临的另一项挑战是开发能有效靶标癌细胞miRNA的治疗方式,McDonald及其同事已经在这一领域先行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