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Good Partner in Biology Research

孙书存研究组最新文章解析花色多态型

日期:2010-06-03 10:44:05

来自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首次对蓝白龙胆花色素影响开花行为的现象进行了报道,分析了影响花色分化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温度,为理解青藏高原植物适应和进化提供了一定依据。这些研究成果发表在Arctic,Antarctic, and Alpine Research(2010)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孙书存研究员,他1998年7月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生态中心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其后,分别在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和美国威廉玛丽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教学科研和访问进修。现任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孙书存研究员长期从事植物种群生态学的基础研究,着重在构件、个体和种群水平上探讨植物形态的适应机制。研究方法以野外调查与控制实验为主,并结合应用稳定同位素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手段。研究内容包括植物光合与水分生理生态、构件群体动态与植物生活史对策、植物形态解剖与异速生长特征等。近年来,孙书存研究员试图通过种间水平上的比较生态学研究将植物种群的功能特点应用到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生态系统功能,以及恢复生态学的研究中。其近期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异速生长规律及其在群落生态学与生态系统生态学中的应用。

植物花色多态型很早就引起了生态学家和进化生物学家的注意。对高等植物来说,尤其是依靠动物或者昆虫进行传粉而维持植物繁殖的物种,花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繁育调控因子。比如,白色花多以自花授粉为主,花瓣艳丽的植株异花授粉的机率往往很高。花色多样性还表现在对某些逆境的适应上,如干旱、热击、抗紫外线等。对高山植物来说,强烈的紫外线辐射使植物花瓣中富含类胡萝卜素和花色素,花冠多呈现黄色和蓝、紫色,保护叶绿素和花瓣细胞免受紫外线的伤害。同时,不同颜色的花朵在对花器温度的调节上也有不同的效应。

迄今为止,关于花色多态型对花器温度的调节研究通常局限于不同物种间的比较。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以青藏高原龙胆为例,以蓝白龙胆不同花色的花器温度和开花行为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花色不仅调控了花朵暂时性关闭和开启的时间,而且也调控了花朵开放速率;不同花色的分布频率随季节而改变;不同花色花在开放和闭合过程中,与环境温度相关性最高。

本研究首次对蓝白龙胆花色素影响开花行为的现象进行了报道,分析了影响花色分化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温度,为理解青藏高原植物适应和进化提供了一定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