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谁为细胞分裂“保驾护航”?
日期:2016-05-10 13:10:37
最近,来自华盛顿大学和Fred 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在国际顶级期刊《Cell》报道称,一种对张力敏感的“故障安全性”蛋白,可在我们细胞分裂的时候,确保所产生的两个细胞继承了正常数目的染色体。
当一个细胞分裂时,在被称为有丝分裂的过程中,分裂的细胞产生其每条染色体的一个副本。然后将它们进行分配,这样每个子细胞都继承了每条染色体的一个副本。如果这个过程失败,一个子细胞最终就有太多染色体,而其他子细胞则有太少染色体,所产生的细胞会死亡、发生故障,或者在某些情况下癌变。事实上,这种情况——称为非整倍性,在肿瘤细胞中是最常见的基因异常。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展示了一个参与有丝分裂的关键蛋白质,如何有助于防止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异常分配,从而减少了非整倍性的风险。本文通讯作者是Fred 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心基础科学部的Susan Biggins,其实验室的博士后、本文第一作者Matthew Miller表示:“这些发现为细胞分裂过程提供了新的见解,并可能指导开发新的化疗药物,靶定细胞分裂机制。”华盛顿大学生理学和生物物理学副教授Charles L. Asbury也是本文共同通讯作者。
这种分子在人类中被称为ch-TOG,是一种蛋白质,它参与感知两套染色体是否被正确分配,这样,在细胞分裂之前,它们将会被吸引到相反的方向。这个蛋白质得名是因为它是由一个基因产生的,这个基因在结肠癌和肝癌中是过分活跃的,被称为Colonic-Hepatic Tumour-Overexpressed基因(ch-TOG)。ch-TOG的版本出现在许多不同的物种中,是它对于正常细胞功能必不可少的一个指标。为了方便起见,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了存在于酵母中的一个版本,称为Stu2。
在细胞准备分裂时,Stu2通过复制每条配对的染色体,而开始起作用。每条染色体包含一个蛋白质复合体,其组成一种称为着丝粒的结构,是一个运动控制中心。当需要分离染色体对时,细细的线状细丝——称为微管,从细胞的相反两端延伸,并与着丝粒连接起来。正常情况下,来自细胞一边的微管,抓住来自一条配对染色体的着丝粒,来自细胞另一侧的微管,则依附于另外一条配对染色体的着丝粒。
当两条微管开始拉动时,复制的染色体分离,并且每条被吸引到细胞的另一侧。作者发现,Stu2是这个动粒结构的一个关键部分。为了阐明Stu2的功能,研究人员分离了着丝粒,并将它们与微珠连接在一起,然后用一束强烈的激光光束——一种称为激光陷阱的技术,将其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一旦把微珠固定到位,研究人员就能让微管附着在具有和没有Stu2着丝粒。
然后,他们把微管从珠子上拉开,逐渐增加张力,直到连接中断。这种技术允许他们在皮牛顿力(pN)的范围内测量连接的张力。1 pN是百万兆分之一牛顿力。在地球上,1 pN是大约一个血液细胞的重量。
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当Stu2存在时,随着张力增加,这种连接变得更加稳定。随着张力从1pN升高到5pN,连接的持续时间平均从20分钟增加到将近一个小时。然而,当Stu2被移除时,相反的事情发生了。随着张力1 pN增加5 pN,连接持续时间从34分钟下降到8.5分钟。
研究人员推测,Stu2似乎是一种“故障安全”机制,确保复制染色体的正确定位,以在细胞分裂时正确地分开。当着丝粒连接的微管来自于细胞的相反方向,并被拉到相反的方向时,它们就产生张力,使Stu2稳固这种连接。
但是,如果着丝粒连接到来自细胞相同方向的两根微管,它们或多或少在相同的方向,并产生更少的张力,Stu2采取行动破坏了连接。这使得连接中断,并给出了着丝粒另一个机会,与微管建立一种正确的连接。
Stu2 ch-TOG到底是如何这样做的,还有待于发现。有一种理论认为,它沿着叫做手指陷阱(finger trap)的儿童魔术玩具起作用,当你试图拔出插入的手指时,这种编织管会产生更大的力,但是当你把你的手指挤在一起时,它慢慢松开。
Biggins说:“这是确定的第一个分子,参与感知张力,以确保细胞继承正确的染色体,所以,在未来我们有可能在治疗中利用其功能获益。”
2014年,Whitehead研究所的Iain Cheeseman和Kara McKinley鉴定了CENP-A填充着丝粒时的两个关键蛋白,它们确CENP-A积累发生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这项研究于七月十七日发表在Cell杂志上。
SWI/SNF蛋白质复合物——可解开紧紧包裹的DNA,也是细胞分裂的一个强有力的抑制因子。2015年,荷兰乌特勒支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这一重要的抑制因子作用。这一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七月二日的《Cell》杂志。
2015年10月,研究人员使用来自青蛙和海星的卵子和胚胎,对细胞分裂的机制进行了基础性研究,对于“动物细胞如何控制塑造自己的力量”有了一个意外的发现。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Nature Cell Biology》杂志。
上一篇: 肠道菌如何控制脑部炎症?
下一篇: Cell子刊:RNA甲基转移酶与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