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一个国际科研小组在新一期英国《自然—遗传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发现一个与青光眼有关的遗传标记,这有助于通过基因检测找出患青光眼的高风险人群,以便及时治疗。 这个小组由冰岛、英国、中国等国科研人员组...
查看详情
9月12日,据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专家认为,这次南京出现的因食用小龙虾出现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是一种名为哈夫病的疾病。专家同时指出,南京消费者患哈夫病呈现的高散发特征,可能还与中国人的体质有关。 ...
查看详情
据香港《星岛日报》报道,全球知名物理学家霍金继发表新书主张宇宙非上帝创造之后,又在电视上说:“神学是没有必要的。”他这番话势必再引起争议。 据报道,霍金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络的清谈节目“Larry Kin...
查看详情
9月9日出版的《自然》杂志在“通信”栏目刊登《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编辑部主任张月红的来信,标题为“Chinese journal finds 31% of submissions plag...
查看详情
中科院武汉病毒所党委书记、副所长袁志明在做客人民网科技频道“展望中国八大科研领域突破”访谈时表示,我国已在生物安全管理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如疾病预防与监测系统等。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
查看详情
近日丹麦奥尔胡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小鼠研究中证实sortilin基因 (SORT1)可调控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从肝脏释放到血液中,从而引起高胆固醇导致心脏病的发生。这一发现表明SORT1可能成为一个新型降胆固醇药的靶点。...
查看详情
多肥胖症的患者常常同时患有不育症,最近《Cell Metabolism》杂志的一篇论文揭示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机制,结论有些令人感觉惊讶。 “科学家们以前认为生殖异常是由于胰岛素耐受引起的,”霍金斯儿童中心...
查看详情
英国诺丁汉大学6日发表公报说,该校研究人员发现细菌中存在一些“好吃懒做者”,它们的存在会减弱整个菌群的致病性。研究人员认为可以利用这些“懒汉”细菌帮助治疗疾病。 研究人员发现在致病性葡萄球菌...
查看详情
近日,记者从中科院南海海洋所获悉,该所在红树林污染生态学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并引起国际同行关注。 南海海洋所教授王友绍领衔的团队近期先后在国际学术期刊《有害物质杂志》等刊物上发表了系列论文,...
查看详情
美国加州诺瓦托巴克老年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了胰岛素影响细胞代谢和细胞存活的新机制。他们在秀丽线虫中证实细胞内胰岛素信号通过控制附着mRNA的核糖体的数目调控蛋白质的合成,从而使细胞能够更快速地对环境改...
查看详情
从去年至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感染科教授揭盛华已经收治了六七十位因为蜱虫叮咬而感染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患者。 “目前,我们医院是收治这类病人最多的医院。但是,很多患者在就医时就已经错...
查看详情
自2008年1月开始对恐龙化石群进行第三次大规模发掘以来,山东省诸城市就成了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王海军的常驻科考站。 “这是鸭嘴龙头部化石,有1.47米长,是目前发现最大的化石头骨。”...
查看详情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一种蛋白质帮助维持大脑细胞内的“交通秩序”,“指挥”细胞内营养物质和废弃物何去何从。 这一发现有助研究帕金森氏症和阿尔茨海默氏症(早老性痴呆症)等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 “交警...
查看详情
弥漫在美国右翼人士间的反科学情绪正在升温,可能会对环境管制及干细胞研究等诸多问题带来实质性的社会和政治影响。 上周,阿拉斯加州共和党初选就爆出冷门:参议员丽莎·穆尔科斯基被毫无名气的乔·米勒赶下台...
查看详情
你能想象恐龙中也有卡西莫多吗? 科学家在西班牙发现了一头食肉恐龙的化石遗迹,他们给它起了个绰号:“拉斯奥亚斯的驼背”,理由是其脊椎上的一个类似于驼峰的特征。这种正式名称为Concavenator corcovatus的...
查看详情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色素性皮肤病,该病以局部包括面部、颈部和四肢或泛发性色素脱失形成白斑为特性。著名流行天王迈克尔杰克逊就曾被报道患有此病。近日来自佛罗里达大学的科学家证实在人体天然防御中发挥...
查看详情
要打破目前中国科研产出有数量奇迹、少质量惊喜的困局,必须建立起以学术创新为宗旨的课题申请和科研经费分配制度。 日前,我国学者施一公和饶毅在《科学》杂志撰文指出:尽管近年来中国科研经费持续高速增...
查看详情
随着心血管疾病的增加,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与死亡率,已经成为一个日益迫切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每年平均约有175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和...
查看详情
形成一个成功的共生关系需要参与伙伴之间的交流能够被精细地调节。爱尔兰科学家在一篇最近发表于《分子微生物学》杂志上的文章中指出,当一个细菌变换宿主时,三羧酸(TCA)循环能够在致病状态与共生状态之间发送...
查看详情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9月7日发布报告称,他们已经对家养火鸡的基因组90%以上的区域完成测序。 研究人员表示,短期内,测序结果就可以提供对火鸡产量、质量、发育、生殖以及抗病至关重要的基因的信息,科学家可以据...
查看详情
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地雅哥分校等处的研究人员发现了Omega-3脂肪酸的新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甚至能改善肥胖小鼠的糖尿病症状。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细胞》(Cell)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美国加州大学圣...
查看详情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是一种可怕的疾病,许多病人会因为无法忍受病痛的折磨而寻求安乐死。而最近一国际研究小组的研究发现,位于9号染色体的两个基因变异与ALS密切相关,该发现为诊治该疾病带来了希望,相关结...
查看详情
对癌症进行传统化疗中,由于药物作用的对象是快速分裂的细胞,而骨髓里正常的细胞也具有快速分裂的特性,因此药物在杀死快速分裂的癌细胞时,也能杀死大量正常细胞。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应用和计算数学系副教授奈尔...
查看详情
一直以来,舍己为人、无私奉献都被认为是人类社会的传统美德而被广泛传颂。而日前美国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却发现,细菌世界里同样也存在着毫不利己的无私之举。 让人困惑的耐药性之谜 随着...
查看详情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近日,科学家称,可构建生命的富含碳有机分子存在于火星土壤中。从而挑战了之前科学界广泛认可的火星是一颗贫瘠行星的观点。 1976年,美国宇航局“海盗号”登陆器采集了火星土壤样本,当时...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