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加码!华美CUSABIO2019-nCoVS-RBD蛋白现货供应!
日期:2020-05-08 15:14:52
SARS-CoV-2是一种正链RNA病毒,可引起人类严重的呼吸综合症。产生的冠状病毒病(COVID-19)的爆发已成为严重的全球性流行病,截止2020年5月7日,全球累计感染确诊人数已超过380万,死亡人数已超过26万。SARS-CoV-2的基因组与SARS-CoV的基因组具有约80%的同一性,与蝙蝠冠状病毒BatCoV RaTG13约有96%的同一性。
对于S蛋白与ACE2之间的关系,西湖大学特聘研究员陶亮用了一个更加形象的比喻:如果把人体想象成一间房屋,病毒是入侵者,那么ACE2就是这间房屋的“门把手”。S蛋白抓住了它,从而打开人体的大门,病毒得以长驱直入。
冠状病毒基因组依次编码刺突蛋白(Spike protein)、包膜蛋白(Envelope protein)、膜蛋白(Membrane protein)和核衣壳蛋白(Nucleocapsid)。
2019-nCoV-Structure
SARS-CoV-2通过识别人类宿主的ACE2蛋白从而进入细胞的,尤其是S蛋白结构域的细胞受体结合区(Receptor bindingdomain,RBD)直接参与了宿主受体的识别,该区域的氨基酸变异会导致病毒的种属嗜性和感染特性的变化。
RBD与ACE2相互作用,通过膜融合进入靶细胞,启动病毒生命周期。并且承担病毒与宿主细胞膜受体结合及膜融合功能,是宿主中和抗体的重要作用位点以及疫苗设计的关键靶点。
2020年2月19日,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Jason S. McLellan研究组在Science杂志正式发表了题为 “Cryo-EM Structure of the 2019-nCoV Spike in the PrefusionConformation”的文章(2月15日在预印版平台bioRxiv发布),利用冷冻电镜技术分析了新型冠状病毒表面S蛋白的近原子结构。另外作者们通过生物物理以及结构方面的证据发现,SARS-CoV-2的S蛋白结合人体ACE2的亲和力要远高于SARS-CoV的S蛋白,解释了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之强的主要原因。
RBD-ACE2-B0AT1 复合物与冠状病毒S蛋白的结构比较,二者通过RBD结构域锚定在一起。左侧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右侧为SARS病毒 (来源: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early/2020/02/19/science.abb2507)
2020年2月20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在线共享了2019新型冠状病毒蛋白(S蛋白)受体结合区域(RBD)和人受体ACE2复合物2.5埃分辨率晶体结构,揭示了S蛋白与受体ACE2在原子层面相互作用。
(国家病原微生物资源库(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编号:NMDCS0000001,http://nmdc.cn/nCoV)。
2020年3月30日,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Nature 杂志以 Accelerated Article Preview 方式在线发表了题为“Structure of theSARS-CoV-2 spike receptor-binding domain bound to the ACE2 receptor”的研究论文(2月20日已在生命科学论文预印本网站 bioRxiv 上发布)。清华大学生命学院王新泉课题组和医学院张林琦课题组紧密合作,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解析了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表面刺突糖蛋白受体结合区(receptor-bindingdomain, RBD)与人受体ACE2蛋白复合物的晶体结构,准确定位出新冠病毒RBD和受体ACE2的相互作用位点,阐明了新冠病毒刺突糖蛋白介导细胞侵染的结构基础及分子机制,从而为治疗性抗体药物开发以及疫苗的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冠病毒刺突蛋白 RBD 与受体 ACE2 复合物的高分辨率结构 (来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 020 - 2180 - 5)
由于S蛋白的必不可少的功能,它代表了抗体介导的中和靶标,并且预融合S结构的表征将提供原子水平的信息,以指导疫苗的设计和开发。
虽然我们对于新冠病毒的揭秘可能只是冰山一角,也许研究成果的另一个意义在于,我们的相关研究人员可以在此基础上去构建不同的模型,进而展开具有针对性的研究,判断什么样的突变可能会进一步提高S蛋白与ACE2的相互作用,从而设计针对S蛋白或者ACE2蛋白的药物和抗体;又或者设计小分子破坏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而这些都为药物设计和检测手段开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Spike RBD 蛋白产品(活性验证) Recombinant Human Novel Coronavirus Spike glycoprotein(S), partial(CSB-YP3324GMY1) 种属:SARS-CoV-2 来源:Yeast 纯度:Greater than 90% asdetermined by SDS-PAGE 标签信息:N-terminal 6xHis-sumostar-tagged (Tris-Glycine gel) Discontinuous SDS-PAGE (reduced) with 5% enrichment gel and 15% separation gel.
Predicted band size: 38.2 kDa
Observed band size:
(a) 68 kDa before EndoH Digestion
(b) 38 kDa after EndoH Digestion
—END— ——华美生物·让科研变得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