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Good Partner in Biology Research

PNAS:南极鱼的神秘防冻蛋白

日期:2014-09-24 08:55:21

 

南极鱼能够合成自身“防冻”蛋白,以便在冰冷的海水中生存。不过这种机制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就算温度上升这些蛋白结合的冰晶也不能融化。这一发现发表在近期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

 

“这是南极鱼进化出防冻蛋白的不良后果,”文章的第一作者,Oregon大学的Paul Cziko说。“我们发现,抗冻蛋白内部的冰晶不会融化。也就是说,这些蛋白也有抗融化的作用。”CzikoIllinois大学的教授Chi-Hing Christina ChengArthur DeVries共同完成了这项研究。

 

在围绕南极洲的南大洋里生活着五类南极鱼,它们有着在冰冷海水中生存的非凡能力。上世纪六十年代,DeVries在南极鱼中发现了抗冻蛋白,他还描述了这些蛋白如何与血液中的冰晶结合,阻止南极鱼被冰冻。

 

研究人员将南极鱼加热到融点以上,但它们体内抗冻蛋白结合的冰晶仍然不能融化。当冰在正常融点也不融化时,就被称为“superheated”。

 

研究人员还发现,在冰雪消融的温暖夏季,野生南极鱼体内也有冰晶。研究显示,这些蛋白在体外也能防止冰晶融化。

 

“我们首次发现了,自然界中的冰superheatingCheng说。

 

南极的麦克默多海峡,有着世界上最冷的海洋环境。人们在那里记录了十一年的海洋温度,但那里的温度上升从未使南极鱼体内的冰晶完全消除。

 

研究人员推测,南极鱼体内累积的冰晶,可能会产生负面的生理影响,只不过现在人们还未能察觉。Cheng指出,如果南极鱼终身携带冰晶,那么这些颗粒可能会阻塞小毛细血管,或者触发有害的炎症反应。这种威胁就像是肺部有石棉或者大脑内有血栓一样。

 

“鉴于有许多冰晶累积在南极鱼的脾脏,我们认为应该存在某种机制,将冰晶从血液循环中清除出去,”他说。

 

“这项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何南极鱼能够称霸南极洲附近的海域,”Cheng说。“另外,我们也从中得到了有关进化的启示。生物的适应是一个有得也有失的过程,每一次进化上的创新可能都伴随着某种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