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Good Partner in Biology Research

中科院Sci Rep:肺癌外显子组测序

日期:2014-08-14 08:52:51

 

肺癌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癌症,全球每年大约有一百四十万人死于这种疾病。在中国,肺癌已经成为了第一大癌症死因。

 

肺癌主要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小细胞肺癌(SCLC),其中NSCLC占到了差不多85%。肺癌确诊时往往已经到了晚期,复发率较高,预后也比较差。为此,科学家们正在加紧开发新的诊疗方法。

 

日前,中科院上海生科院/上海交大医学院健康所的研究团队,对中国患者的NSCLC样本进行了全外显子组测序,并将研究结果发表在八月十二日的Scientific Reports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健康所的胡兰靛和孔祥银教授。

 

研究人员通过中国NSCLC患者的九对样本(肿瘤/正常组织),鉴定了在NSCLC中发生显著突变的基因。这些基因主要集中在DNA损伤修复、NF-κB通路、JAK/STAT信号传导和染色质修饰。

 

研究人员鉴定的MLL2基因(编码组蛋白-赖氨酸甲基转移酶),是本次筛查中最值得注意的基因之一。进一步研究显示,105NSCLC患者中有12人携带着有害的MLL2突变(11.4%)。

 

癌症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疾病,不仅与遗传易感性有关,也涉及了许多环境因素。体细胞突变的累积,就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致癌因素。这项研究为人们展现了中国NSCLC中的体细胞突变情况,为探明NSCLC的发病机制提供了宝贵的新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