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Good Partner in Biology Research

《Developmental Cell》:心脏瓣膜缺损的遗传性因素

日期:2014-04-02 09:26:58

 

心脏瓣膜缺损Heart valve defects)是新生儿死亡的常见原因。目前,波恩大学和凯撒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发现,Creld1是小鼠心脏瓣膜发育的关键基因。研究人员能够证明,在人类中发现的一个相似Creld1基因,可通过与小鼠一样的信号通路发挥作用。这一发现是理解心脏瓣膜缺损的分子发病机制,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最近的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发育细胞》(Developmental Cell)杂志。

 

房室间隔缺损Atrio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AVSD)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占所有先天性心脏缺陷的5%左右,该疾病患者的心脏瓣膜和心隔是畸形的,心房和心室不能分隔到自己的房或室中。房室间隔缺损是在唐氏综合症儿童身上最常见的心脏缺陷。如果患者不接受手术治疗,出生后第一个月的死亡率非常高。波恩大学生命医学科学研究所(Life & Medical SciencesLIMES)主任Michael Hoch教授称:“即使在成年人当中,6%的心脏病患者会发生不明的瓣膜缺损。”

 

多年来,已经有迹象显示,在所谓的Creld1基因(Cysteine-Rich with EGF-Like Domains 1)中的变化,可增加AVSD的致病风险。然而,该基因和疾病之间的确切分子关联还是未知的。LIMES和波恩凯撒研究中心的研究小组表明,在小鼠模型中,Creld1在心脏发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波恩大学的研究人员关闭了小鼠的Creld1基因后,他们发现,心脏瓣膜的前体细胞和心隔再也不能正确地发育。这是一个重要的迹象表明,Creld1在心脏发育发育的较早期阶段是必需的。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心脏发育为第一个器官

 

本文共同第一作者、致力于心脏发育研究的Dagmar Wachten博士指出:“在胚胎阶段,心脏发育为第一个器官。它通过血管系统输送血液,是为身体其他器官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所必不可少的器官。”研究小组发现,Creld1基因可通过所谓的钙调磷酸酶(calcineurinNFAT信号通路,控制心脏瓣膜的发育。缺乏Creld1基因的小鼠中出现心脏瓣膜缺损,最终会引起身体供氧不足,使小鼠胚胎在大约十一天之后停止发育。

 

提高诊断措施的潜在出发点

 

该研究小组预计,这些结果可延续到患者身上。关于心脏的发育,小鼠和人类非常的相似,Creld1基因和钙调磷酸酶/NFAT信号通路在两个物种中发挥类似的功能。Hoch教授解释说:“我们的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心脏发育的分子基础,以在中期提高不明心脏瓣膜疾病的诊断。”有趣的是,钙调神经磷酸酶/NFAT信号通路不仅在心脏中很活跃,而且也在免疫细胞内保持活跃状态。在移植医学中,医生通过药物(例如环孢霉素A)长期抑制这个通路,以使移植的器官不会被排斥。Hoch教授称:“在ImmunoSensation Excellence Cluster范围内,我们目前正在调查Creld1在免疫细胞内的作用机制。”他确信,该基因对于未来的移植医学也将非常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