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子刊:新发现为线粒体蛋白正名
日期:2013-04-03 08:55:51
Max Planck研究所的一项新发现,彻底改变了科学家们对一种重要线粒体蛋白的认识。在体外研究的基础上,二十年来人们一直认为线粒体的转录终止因子MTERF1在转录调控中具有重要作用。而Max Planck研究所的Mügen Terzioglu等人首次在活体动物中解析了该蛋白的功能,他们通过小鼠模型向人们展示,MTERF1并非转录调控的必要元件。这项研究由Max Planck老化生物研究所的线粒体生物主管Nils-Göran Larsson领导,文章于四月二日发表在Cell旗下的Cell Metabolism杂志上。
在科学的发展过程中,旧观念往往会被新发现推翻,而导致此后的相关研究进入全新的方向。这项研究的发现也是这样,不仅改变了人们对线粒体调控机制的理解,也为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启示。
蛋白质是生物体内的主力军,细胞中的各种过程都要通过蛋白来实现,包括基因调节、代谢控制等等,细胞通过蛋白来执行特殊功能。线粒体负责将食物成分转化为ATP,为细胞提供能源。
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大多储存在细胞核中,不过线粒体自身还具有一套单独的DNA。线粒体的DNA也会转录生成RNA,在这一过程中MTERF1作为线粒体转录终止因子,负责识别正确的转录终止位点。随后,转录而成的RNA会将遗传信息带到核糖体。核糖体会根据RNA所携带的指令合成蛋白,因此也被称为细胞中的蛋白合成工厂。
“迄今为止,人们只在体外培养的细胞中研究过MTERF1的作用。二十年来,科学家们一直认为MTERF1在转录调节中扮演了关键性的角色,是哺乳动物线粒体蛋白合成中的关键调节子,”Mügen Terzioglu解释道。“我们首次构建了合适的基因工程小鼠模型,却吃惊的发现事实并非如此,MTERF1并不是线粒体转录调节的必要元素。这再次说明,体外系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天然的生理学条件,任何体外研究中的发现,都需要在动物体内进行验证。”
研究人员指出,这项研究将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线粒体转录本的稳定性,以及线粒体转录/翻译的调控机制。此外,这项研究还凸显了动物实验在蛋白功能研究中的重要性。
上一篇: Nature:免疫系统的“敌友”识别策略
下一篇: 基因技术可治疗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