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Good Partner in Biology Research

Science医学:艾滋病疫苗及治疗的新靶点

日期:2012-06-01 09:08:48

来自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员在一项实验室研究中发现在感染猴免疫缺陷病毒(SIV)后,肠道中拥有更多的某种类型免疫细胞的恒河猴相比于其他的血液中的病毒水平要低得多,且在感染六个月后能够更好地控制病毒。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530日的《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

 

SIV是一种感染灵长类动物的逆转录病毒。SIV病毒株跨越到人类导致了HIV的演变。在恒河猴中,SIV可以引起猴艾滋病(尽管在许多灵长类动物中它是无害的),研究这些动物中的病毒为了解HIV在人体的作用机制提供了重要的认识。

 

新研究发现揭示了为何一些HIV感染者能够更好地调控病毒,寿命更长且相比于其他感染期一样长的人具有较少健康问题的奥秘。它还为开发治疗或疫苗提供了一个有潜力的新靶点。

 

具有保护作用的Th17(辅助性T细胞17)细胞是一类被发现存在于灵长类动物和人类的肠道中,遭到HIV靶向与杀伤的抗病免疫细胞亚群。

 

在过去的研究中,该研究小组发现SIV感染会引起对抗感染的正常保护性免疫反应出现差错,导致肠道中这些Th17细胞的保护活性减低,削弱了对抗细菌的粘膜防御。有趣的是,在那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在另一种灵长类动物非洲绿猴中Th17细胞不受SIV侵袭,SIV感染是无害的,并不会引起疾病。

 

在新研究中,研究人员首次确定了6 只恒河猴肠道中Th17细胞的水平,然后用SIV感染了它们。他们发现开始拥有越多Th17细胞的动物能够更好地控制这一病毒。随后他们给予动物药物耗尽了Th17细胞,发现减少Th17细胞数量使得这些动物更难控制SIV

 

“我们发现动物间的Th17细胞水平存在很大的变化,甚至有高达5倍的差异。我们不知道为什么是这种情况。有可能是由遗传决定或可能是由于过去接触过一种能够刺激生成Th17细胞的细菌,”文章的主要研究员、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实验医学部医学助理教授Dennis Hartigan-OConnor说。

 

“拥有更多这些Th17细胞的动物能够更好地控制SIV,可能部分是由于恒河猴通过生成更多的SIV特异性CD4阳性T细胞对抗感染而形成了更有效的免疫反应。我们的下一步是要看看我们是否能够增强Th17的效应,也许通过观测白细胞介素17IL-17)这一由这些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测试看看它是否具有效应,”Hartigan-OConnor说。

 

“此外,如果能够开发一种治疗来提高肠道中的Th17细胞,或有可能使得在接触HIV疫苗或病毒后获得更有效的免疫反应,”他补充说。

 

这一研究是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实验医学部研究人员对于SIV、扩展至HIV,与肠道免疫系统互作机制一系列研究中的一部分。过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慢性感染和肠道中持续的炎症。

 

“早先的研究解析了感染后炎症的原因和后果。我们发现炎症诱导了一种摧毁Th17细胞的酶,从而导致疾病进程加快。另一方面,我们发现如果在感染的开始动物能够有大量的Th17细胞它们将能更好地对抗病毒。我们正在逐渐增加对于这一免疫系统重要特性的了解,我们也正在致力将这一理解转化为使患者受益的策略,”文章的资深作者、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实验医学系主任Joseph M. McCune博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