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提出癌症生长新假说
日期:2012-05-29 08:27:26
DNA染色体缺失往往涉及来自父母任何一方两个基因拷贝中的一个,但是科学家们并不清楚这种来自一方的某个基因的缺失,即称为半合子缺失/丢失 (Hemizygous deletions),对于癌症的影响是什么。
来自哈佛医学院,Dana Farber癌症研究所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Recurrent Hemizygous Deletions in Cancers May Optimize Proliferative Potential”的文章,不仅回答了这个问题,而且提出了一种STOP基因假说,指出这种缺失细胞癌变的几率高。相关成果公布在Science杂志上。
文章的通讯作者是哈佛医学院遗传学系教授Stephen J. Elledge,这位学者一直在寻找癌细胞的弱点,以期找到对付癌症的线索,曾研发出一种基因组大规模筛选技术,用于对付癌症的新药靶筛选。
人类的肿瘤中发生了重组,清除,放大或以其它方式破坏一系列基因的基因组改变,要确定在这许多改变中有哪些促进了癌症生长,这是一个重大的挑战。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发现癌症中最常见的半合子缺失涉及一种肿瘤抑制基因:STOP基因(suppressors of tumorigenesis and proliferation),这种基因随机分散在基因组中,但有时会聚集在某个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Elledge教授说,这些聚集体常被作为一个群体而删除,“这些聚集体的清除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有趣的是,这项研究解析了癌症形成的二次打击模型(two-hit model),这一模型是由Alfred Knudson以眼癌作为一个模型于1971年提出的,指出了肿瘤抑制基因((TSGs)在绝大部分为遗传性的癌症易感性综合症中的作用。具体来说就是一个隐性基因的两个拷贝都需要被失活,这样才能开启一个生物学效应,因此单个肿瘤抑制因子拷贝的缺失,对于肿瘤细胞增殖具有很少,或者没有影响,因为余下的那个染色体上的拷贝还能发挥作用。
Elledge教授研究组指出了一个不同的假说,认为半合子缺失中STOP基因并不是隐性的,而是单体型机能不全性(haploinsufficient,生物通译),也就是说,这些基因需要两个拷贝,才能保证功能正常。“如果一个肿瘤抑制因子属于单体型机能不全性,那么一个单基因拷贝就不能行使完全的肿瘤抑制作用”,Elledge解释道,“因此一下子把单体型机能不全性基因聚集体去除,癌细胞就能立即发动生长增殖,而无需等待另外一个拷贝发生缺失。”
来自麻省理工的生物学教授Angelika Amon对这一发现表示惊讶,“从许多人类综合征中,我们了解到单体型机能不全性在复制多细胞机体中广泛存在”,“但是这些数据表明,这种基因对于单个细胞核细胞增殖也意义重大。”
这项研究也提出了一个对于癌症形成的二次打击模型不同的看法,Amon说,癌细胞极度不稳定,能随地删除基因拷贝,如果单个肿瘤抑制因子拷贝缺失并没给肿瘤生成带来优势,那么这个肿瘤就无需保留带有这种删除的细胞。但是如果这种拷贝缺失促进了增殖,那么之后的第二次打击出现的可能就极大的提高了,“因此单体型机能不全性是癌细胞快速获取促生长突变的一种方式。”
上一篇: 成年期慢性痛或造成神经系统持久改变
下一篇: Science:测序技术的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