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cientist:癌细胞不死之谜(中)
日期:2011-12-05 09:05:56
《科学家》(The Scientist )杂志网站在11月30日发表了一篇题为“Cancer’ Escape Routes”的新闻文章,综述了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肿瘤逃逸抗癌药物攻击的几种常用“策略”,以帮助我们了解这些癌细胞的“不死之谜”。
上接The scientist:癌细胞不死之谜(上)
2.表观遗传学改变
除了基因突变,研究人员发现表观遗传学改变也能使癌细胞对药物做出快速反应。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肿瘤学家和血液学家Pamela Munster说,不同于突变,表观遗传改变是细胞快速应对环境变化的重要机制。
上个月,Munster及同事在发表的研究论文中称她们发现表观遗传学改变是导致许多乳腺癌在接受治疗的18个月左右对雌激素阻断药他莫西芬(Tamoxifen)产生耐受的主要原因。当研究人员将焦点聚集在乳腺癌细胞的遗传图谱上时,她们并未发现与耐药相关的任何突变。只是发现相比于敏感细胞,耐药细胞系中的存活基因Akt的转录水平显著增高。这些癌细胞过组蛋白修饰的方式改变了Akt基因的转录,细胞通过激活的Akt信号促进细胞生长和增殖,防止细胞死亡。通过这种方式确保癌细胞能够耐受治疗药物。
此外,癌细胞还可能借鉴了病毒机制在耐药性和敏感性之间转换。根据11月9日发表在《美国病理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Pathology)上的一篇文章,来自美国纽约西奈山医学院的分子生物学家D. Stave Kohtz和同事针对卵巢癌一时对药物产生耐受,在停药后不久又恢复药物敏感的现象展开了研究。Kohtz认为这样的改变不太可能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因为
基因突变通常是很难如此快速发生逆转的。
从前的研究表明作为作为细胞核与细胞质间物质交流通道的核孔,可在核周缘与染色质互作影响基因表达,激活或是抑制基因转录。如果这一结论是真实的,Kohtz等猜想是否在各种不同类型的癌细胞中都可能存在着核孔的改变。
在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顺铂耐药癌细胞的细胞核后,研究人员发现核孔“看起来不太正常”。它们似乎是空心的,中间一个关键的门控蛋白发生了解聚。当研究人员在其他癌细胞中敲除核孔的核心元件时,它们发现细胞会停滞在细胞分裂早期。这些静息细胞不再快速生长,但是却能对顺铂产生耐受。Kohtz认为这些细胞可一路维持“休眠”,以应对药物治疗产生的毒性效应,直至其他的信号将它们唤醒。
“我认为这些细胞有可能存在于某些转移位点,或是原发性肿瘤病灶中,直至它们被重新唤醒并再次启动生长,”Kohtz说。(未完待续.....)
上一篇: 艾滋疫苗研制:积跬步成千里
下一篇: Cell:中外学者获细胞衰老新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