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Good Partner in Biology Research

Cell专辑:细胞自噬综述

日期:2011-11-18 08:59:47

细胞自噬是存在于真核生物中一种高度保守的代谢过程,参与了调节细胞物质的合成,降解和重新利用之间的代谢平衡,影响参与到生物生命过程的方方面面。本期(1111日)Cell杂志上进行了这方面的综述专辑报道,解析了近期细胞自噬在代谢调控,细胞内质量控制,发育与分化过程中的作用,除此之外,还探讨了近期小鼠模型与人类遗传学进展对于细胞自噬研究的帮助。

 

主题文章:Autophagy: Renovation of Cells and Tissues由日本的两位科学家撰写,他们各自在细胞自噬研究中取得了杰出的成果,Noboru Mizushima与其他研究人员完成的有关细胞自噬的Nature文章是细胞自噬引用最多的文章之一。

 

这篇文章指出,细胞自噬是细胞内主要降解系统,但是细胞自噬的目的不仅仅是将物质清除掉,而是作为一种动力循环系统,生成细胞更新和动态平衡需要的能量和物质。这篇文章提出了对于目前细胞自噬在代谢调控,细胞内质量平衡,以及发育和分化过程更新中扮演的角色,提出了多学科的观点。作者也探讨了近期小鼠模型,与人类遗传学方面的进展,对于我们了解细胞自噬在不同疾病病理学中的活性,或者副作用等方面的帮助,这些疾病包括帕金森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Crohn症之类的炎症失序。

 

在其它文章中,来自洛克菲勒大学的Hermann StellerYaron Fuchs则阐述了动物发育过程与疾病中程序性细胞死亡的相关内容,他们对这一研究领域的历史发展进行了简短的概述,总结了在动物发育过程中PCD的调控作用及模式。讨论了凋亡相关蛋白的功能及调控机制,综述了这些蛋白在细胞分化和组织重塑等不同发育过程中的功能。最后,作者还就近年来越来越多关于凋亡、干细胞与癌症关联性的研究进行了探讨。

 

另外两篇文章中,斯坦福的研究人员就解析了细胞自噬在代谢动态平衡方面的作用,并提出近期在损伤标志物p62与细胞自噬之间联系的研究进展。而圣犹大儿童研究医院的研究人员则进行了线粒体质量控制研究内容的阐述。

 

近期细胞自噬确实取得了不少成果,比如Science的一篇文章通过细胞自噬,揭示了受精后父系线粒体的去向,指出来自精子的线粒体在受精后不久就被膜包裹起来,再由酶消化,因此只有卵细胞的线粒体保留下来。这一研究证明了自噬作用在父系线粒体消失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且这种自噬作用是由受精过程诱发的。

 

而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则发现了一种小分子,并证实这种小分子不仅能阻断多种肿瘤细胞的自噬,还能促进乳腺癌细胞对于抗癌治疗的敏感性。这是目前关于miRNA调控细胞自噬的功能最新的研究报道。

 

国内研究人员也取得了细胞自噬的研究进展,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张宏研究组发现线虫中的CUP-5对细胞自噬过程中自噬溶酶体的蛋白降解功能有重要影响,这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细胞自噬过程。相关研究成果公布在《Autophagy》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