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Good Partner in Biology Research

两项研究:DNA刻录着你的童年

日期:2011-10-28 09:07:12

童年是人一生最有影响力的时期,年幼时的经历对于一生性格的培养和形成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心理学研究中,心理学家常将成人的问题追溯到童年阴影。近年来,神经学家们更是将个人童年生活经历的影响上升到DNA水平开展研究。

 

近日来自加拿大和美国的两个研究小组在新研究中证实个人孩童时代的生活条件和心理压力将对自身DNA产生长效的影响。

 

在第一篇文章中,由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员领导的一个国际小组证实孩童时代的生活条件会对DNA产生长效的影响。该发现发表在国际期刊《Epidemiology》上,这或许可用来解释为什么一些在糟糕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人在后来健康状况不佳,即便其在成年后生活条件变好。

 

研究人员针对40位年龄为45岁的参与者基因组中的DNA甲基化状况进行了检测,发现超过6000个基因控制区显示出明显的差异。研究人员对那些孩童时期生活条件很差的成年人与那些孩童时期生活条件很健康的人进行了比较,对比了他们大概20000个基因。他们发现在这两组人中存在1252项差异。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了他们在观察成年后处于不同社会经济条件下的人时发现的545项差异。

 

该研究没有考量特定疾病与DNA甲基化之间的联系,也没有评估甲基化状态是否对健康具有保护或危害影响。但是,不同社会经济条件组件存在的甲基化差异集中在特定的DNA区域,这意味某种模式可能与此后生活的健康有关。

 

在第二篇文章中,由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研究人员领导的一个国际小组证实童年时期感受到的来自父母的压力可通过表观遗传学印记存留在基因上。这一研究发现在线发表在《Child Development》杂志上。

 

1990-1991年,威斯康星大学的研究人员曾开展了一项实验,对于一群年龄尚处于婴儿期和幼童期的儿童的父母进行了调查。要求这些孩子的父母报告他们的压力水平包括抑郁、愤怒、妊娠压力及经济压力等。

 

在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对当年调查的已长大成人的100名青少年进行了追踪,研究人员证实孩子一岁时母亲压力水平与的长大后青少年基因组中139DNA位点的甲基化水平密切相关。他们还证实学龄前(3岁半到4岁半)父亲的压力水平与长大后青少年基因组中31DNA位点甲基化水平密切相关。

 

这是研究者们首次开展纵向研究证实在儿童一岁时父母的不幸就可导致子女表观遗传学的改变,其影响超过了十年。

 

研究小组还证实父亲的压力水平与女儿的DNA甲基化作用更加关系密切,而母亲的压力水平则对儿子和女儿产生同等的影响。从而与之前获得的童年父爱的缺失将影响女孩青春期提前及性格形成,而对男孩则无此效应的研究发现形成了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