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Good Partner in Biology Research

中外学者国际期刊:炎症与癌症的“不解之缘”

日期:2011-10-10 09:32:22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感染、炎症与一些肿瘤的发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免疫、炎症与癌症间的关联研究也逐步受到重视。近期来自中国科学院和新加坡科学、科技与研究局(A*STAR)的研究人员在炎症与癌症联系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PLoS OnePLOS Biology杂志上。

 

近日,来自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所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破解了饮食、炎症反应与肿瘤发生的关系。这一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PLoS One》杂志上。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建立了一个特异在脂肪组织过度表达IL-22的转基因小鼠模型。IL-22T细胞分泌的一种细胞因子,参与了炎症反应的功能调控。IL-22在脂肪组织过度表达后,能促进多种炎性因子的表达,如IL-1βIL-10等,并促进ERK的活化。在离体培养的脂肪细胞中,IL-22也能促进IL-1βIL-10的表达,并激活ERK的磷酸化。有意思的是,如果用高脂饮食喂养这种转基因小鼠,在四个月后,所有的转基因小鼠在附睾的脂肪组织中都有肿瘤的出现,而高脂饮食喂养的对照组以及正常饮食喂养的转基因小鼠都没有任何肿瘤的发生。组织病理分析发现高脂饮食诱导的肿瘤为高分化的脂肪肉瘤。

 

这一结果提示高脂饮食能够与IL-22过度表达导致的炎性反应共同发挥作用,促使肿瘤发生。这一出乎意外的发现进一步验证了饮食因素在肿瘤发生中的关键功能。该工作得到了中科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科技部项目的资助。

来自于新加坡科学、科技与研究局(A*STAR)下属研究中心新加坡免疫网络SIgN)的科学家们日前声明,他们第一次发现PMN-MDSC(一种人体内可抑制免疫应答的免疫细胞)可以直接加速癌性肿瘤的生长和扩散。这一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PLOS Biology》杂志上。

 

研究人员使用黑色素瘤小鼠为模型,发现原发性肿瘤首先会产生一个独特的蛋白“CXCL5” CXCL5可以特异性的吸引PMN-MDSC免疫细胞向原发性肿瘤聚集,加速肿瘤的生长。这些PMN-MDSC也可以使早期皮肤生长的固有细胞程序重新启动,从而引起肿瘤细胞分裂并且扩散至身体其他部分。但是,这种扩散是暂时的;扩散的肿瘤细胞可以自发的失去迁徙的能力从而在其他位点形成新的肿瘤。

 

这个最新的关于癌症细胞具有短暂性转移能力的发现同时验证了实验组早期的研究,这些研究揭示了肿瘤细胞确实可以在早期就分裂并转移出原发病灶,通常要早于原发肿瘤被诊断到的时间。这个发现对于目前关于肿瘤的学说也是一个挑战,目前认为肿瘤的发展是一个线性的过程,肿瘤细胞会慢慢累积,突变,获得移动的能力,从而可以从原发病灶转移到新的位点进而形成肿瘤。

 

新研究发现为长期以来对炎症与癌症进展有关的认识提供了有力的机制阐明。这个研究结果对临床治疗癌症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也使我们反思目前的旨在增强免疫系统功能的癌症治疗方案是否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