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Good Partner in Biology Research

中国医学专家首次找到银屑病的致病“元凶”

日期:2011-10-09 09:10:33

近日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与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银屑病新研究中证实真皮γδT细胞是炎症性皮肤病IL-17的主要产生细胞,从而揭示了银屑病的致病元凶”——真皮内γδT淋巴细胞。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Cell杂志旗下的子刊《免疫》(Immunity)杂志(影响因子24.221)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皮肤科郑捷教授及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医学院免疫、肿瘤与生物医学中心严俊教授为这篇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皮肤科青年医师蔡怡华、沈小雁分别为文章的第一和第二作者。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炎症性皮肤病。以皮肤出现大小不等,境界清楚的红斑鳞屑性斑块,上覆大量干燥的银白色鳞屑为特征。其中的脓疱型和红皮病型等特殊类型病情严重,甚至危及生命;关节病型可引起各关节的畸形,是所有关节炎中致残最为严重的。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往往症状缓解后复发,且复发时病情加重。近年来由于疾病本身和为治疗而口服、注射药物引起的多种并发症使国际医学界越来越关注于银屑病发病机理的研究和据此开发新的、针对性的治疗药物。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首次证实导致银屑病发生的白介素17IL-17)并不是长时期一直认为的来自于血循环中的Th17细胞,而是由真皮内的γδT细胞产生,在白介素23IL-23)的刺激下γδT细胞大量产生导致银屑病发生的IL-17,这一研究方法和结果不单单对银屑病而且对其它各个器官疾病的病因学研究都有启示。

 

此外,研究人员还证实Toll 样受体的不同配体(各种病原体等)可在不同程度上协同IL-23使γδT细胞产生更多IL-17,这一现象对深化研究链球菌等病原体感染如何引起天然免疫系统产生病理性免疫应答提供了很好的切入点。

 

郑捷教授称,瑞金医院皮肤科长期坚持以针对皮肤的治疗即光疗、外用药物、加强皮肤护理和降低机体对链球菌等病原体反应的敏感性的方法治疗银屑病,不主张过多的系统用药,这一研究结果为此治疗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国际医学界重视这项研究结果的意义还在于它可能为今后开发有针对性的治疗药物提供了药物作用的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