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Good Partner in Biology Research

揭密获胜背后的科学 睾丸激素功不可没

日期:2011-07-22 08:08:57

所谓的“获胜科学”是一门旨在揭示在赛场、商战和其他较量中获胜背后秘密的科学。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发现,获胜与睾丸激素水平有关。竞争者的优势在很大程度上由睾丸激素水平决定,水平越高,优势越大。这种激素在连胜中扮演重要角色,一次胜利会让竞争者体内分泌更多睾丸激素,更多睾丸激素则让他们在下一场比赛中获得优势,进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头脑比实力更重要

 

网球名将安德烈·阿加西也曾是一个失败者。步入职业生涯之初,他也曾获得骄人战绩,但那只是流星划过,辉煌而短暂。告别低迷之后,阿加西王者归来,成为进步最快的球员。上世纪90年代初,阿加西还是一个网坛后进生,早期比赛屡屡失利,决赛中经常发挥失常,令人大失所望。在1994年3月于佛罗里达州比斯坎湾举行的比赛中,阿加西再次痛失比赛,这一次败给了皮特·桑普拉斯。比赛前,桑普拉斯因食物中毒几乎无法参赛,最后还是将阿加西击败。

 

一次次的失败让阿加西看不到前进的方向,为了一改颓势,他与一位潜在的新教练共进晚餐,悉心求教,这个人就是布拉德·吉尔伯特,此人的网球水平令他不敢恭维。吉尔伯特因阿加西的政治观点成为一位“反阿加西者”,他的网球水平中等,并不是阿加西的对手。吉尔伯特有关网球战术的著作《丑陋的赢球》(Winning  Ugly)刚刚出版。

 

在比斯坎湾与吉尔伯特共进晚餐时,阿加西希望吉尔伯特真实评估他在比赛中的表现,破解为何总输给实力不及自己的选手这个谜团。吉尔伯特批评阿加西追求完美的做法,总是希望用扣杀得分,而不是将球回传给对手,给对手制造一个“失误”的机会。阿加西在他的自传《公开》中表示,吉尔伯特当时说:“一切都与你的头脑有关,伙计。以你的技术,如果运用50%的比赛智慧,95%的头脑智慧,你就会赢得比赛。如果运用95%的比赛智慧,50%的头脑智慧,你就会成为失败者。”

 

阿加西将吉尔伯特请到现场,观看比赛。在经历了一连串的失败和吉尔伯特的指导之后,阿加西逐渐找回状态,此前无法战胜的对手也被他斩落马下。5个月之后,他顺利拿到自己的第一个美国公开赛冠军。他在《公开》中说:“我激动地跪在地上,眼中满含泪水。我将目光转向观众席,你知道,在这个获胜的时刻,你最希望看到观众脸上的表情。我从一开始就信任布拉德的能力,正是他的努力帮助我赢得胜利,这是他最开心的时刻。我对他是一种无条件的信任。”阿加西1995年初剃光头,希望一切重新开始,在这一年的澳大利亚公开赛上,他挫败老对头桑普拉斯,第二次获得大满贯,排名也第一次位居世界第一。在他的职业生涯中,阿加西品尝失败苦果的次数要超过成功,但他已经学会如何赢得比赛。

 

心理强大同样重要

 

胜利者与失败者之间存在哪些差异?在体育界,获胜者拥有一些普通人不具备的特质,温布尔登和澳大利亚公开赛冠军诺瓦克·德约科维奇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在这个令人吃惊的赛季,不知疲倦为何物的德约科维奇拿下了49场比赛中的48场胜利。然而,身体素质和技术并不能完全决定比赛胜负。蒂莫西·加尔维表示:“很多选手的身体条件和技术都是世界上顶尖的,超过最后获得胜利的选手。获胜者虽然技术不是最棒的,但他们战胜了恐惧、疑虑和内心的不安,这是作为一名获胜者必须要战胜的。”加尔维曾撰写多部有关网球、高尔夫球以及其他体育项目心理因素的著作。

 

获胜的要素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同时也是心理上的。在国际象棋比赛、拼字比赛、商场上的较量以及作战中,心理因素的影响尤为明显。无论在什么领域,都没有所谓的“获胜基因”,也不存在大脑开关,将失败者变成冠军。目前,神经学家、心理学家和其他研究人员正进一步了解各学科有关获胜的定义,寻找大脑化学、社会理论与经济学之间令人吃惊的联系,他们的研究进一步揭示一些人为何屡屡问鼎王者宝座的秘密。

 

与睾丸激素有关

 

获胜与睾丸激素有关。科学家长久以来一直认为,竞争者的优势在很大程度上由睾丸激素水平决定,水平越高,优势越大。这种优势不仅仅体现在运动场上,在会议室、法院以及其他奖励冒险和大胆行为的形势下,睾丸激素都成为“宠儿”。25年前,科学家证明这种激素在连胜中扮演重要角色,一次胜利会让体内分泌更多睾丸激素,更多睾丸激素则让你在下一场比赛中获得优势,从而形成一个激素反馈回路。

 

2010年8月,德克萨斯州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睾丸激素只有在另一种数量较少的激素皮质醇的调节下才能发挥作用。此外,对于血液中皮质醇较高的人来说,较高的睾丸激素可能阻止他们获得胜利。在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的教授将“优势科学”研究付诸实践,他们提取MBA学生的唾液样本,测量两种激素的水平。每名学生随后被要求采取特定方式让这两种激素实现完美平衡:一些学生食用整谷粒并减少咖啡摄入量以降低皮质醇水平,其他学生则加强锻炼和服用维生素B以提高睾丸激素水平。在进行至关重要的较量前,保持一种确定的“能量姿势”能够临时调节这两种激素的水平。保罗·伊格拉姆教授表示,完美的领导者往往非常镇定,处于一种支配地位。从理论上说,无论是对男性还是女性而言,这两种激素都会引导他们赢得合约、获得晋升以及在赛场上击败对手。

 

世纪之战成经典案例

 

类似这样的研究揭示出过去一些获胜者的成功秘诀。在需要深思熟虑的脑力较量中,选手最终获胜的秘密就隐藏在他们的血液中,国际象棋冠军鲍比·菲舍尔就是一个颇具代表性的例子。新纪录片《鲍比·菲舍尔对抗全世界》导演利兹·加布斯表示:“菲舍尔内心充满一种无情的渴望,希望将对手击败。菲舍尔会因诱使对手犯错而陷入喜悦之中。形象地说,他有点虐待狂倾向。”

 

1972年,菲舍尔在冰岛与前苏联象棋大师鲍里斯·斯帕斯基展开对决,争夺世界第一头衔,最后成功击败对手,这场比赛也成为一段传奇。比赛前,他接受了高强度的力量和耐力训练。他对教练说,希望在第一次握手时将斯帕斯基的手捏碎。比赛临近时,他又摆下迷魂阵,迟迟不露面并提出各种奇怪的要求,用以激怒对手。菲舍尔在后来提到这场较量时说:“我不相信心理学,我只相信有效的战术。”

 

在全世界关注的目光中,他最终赶到冰岛首都雷克雅末。在前5局下成2.5比2.5之后,菲舍尔拿下一盘暂时领先。随后的比赛中,菲舍尔表现出无情的好战性,步步紧逼之下,斯帕斯基已经没有还手能力。在最后的15局比赛中,他只拿下1局。菲舍尔的智力和高人一等的睾丸激素-皮质醇水平帮助他登上国际象棋界的巅峰。这场世纪之战同样成为睾丸激素水平与胜利密切相关的一个经典案例。

 

奖励是最大动机

 

有什么比获胜更令人欣喜的呢?答案是奖励。波恩大学的一名经济学家经研究发现,获得奖励给胜利者带来的快感和满足感要远远超过看到他人在任务中表现糟糕或者失败。这一发现支持了一种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即奖励是一个人的最主要动机。这种现象也成为有关获胜的社会动力学一个新的研究对象。获胜社会动力学由神经经济学衍生,后者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融合了神经系统科学、经济学和认知心理学的一系列要素,用于揭示人做出各种选择——包括不合理的选择——背后的原因。

 

神经经济学研究通常涉及到多巴胺系统,这个大脑区域与奖励和奖励预期高度相关。多巴胺受体似乎在追踪各种可能性,比如对手击出的球落在界内还是界外——以及这些可能性究竟在意料之中还是意料之外。对于球迷来说,这有助于解释为何一号种子打败没有排名的选手根本算不上什么骄人战绩,而并不被人看好的选手或者球队击败卫冕冠军则震惊世人,例如出征1980年冬奥会的美国冰球队。

 

美国杜克大学神经经济学研究中心负责人斯科特·胡特尔表示,运动员的大脑中也会进行类似的“预期管理”。如果将奥运会的金银铜牌获得者的幸福指数进行评比,金牌得主的幸福指数显然最高,其次则是铜牌得主而不是银牌得主,银牌得主反而最为沮丧。他说:“人类的大脑一直比较已发生的事情和预期中可能发生的事情。铜牌得主可能会说‘哇!我差点就没拿到奖牌,能站在这里我感到很高兴!’银牌得主则一直回想在比赛中犯下的导致其痛失金牌的各种错误。”

 

为何崇拜获胜者?

 

当然了,所有国家都喜欢胜利,而痛恨失败。美国的诞生就是源于战场上的胜利,美国人对于胜利有着特殊的情感和渴望。1944年6月5日,乔治·巴顿将军在对陆军将士做动员讲话时说:“你们来这,是因为你们是真正的男子汉,真正的男子汉都喜欢打仗。当今天在座的各位还都是孩子的时候,大家就崇拜弹球冠军、短跑健将、拳击好手和职业球员。美国人热爱胜利者。美国人对失败者从不宽恕。美国人蔑视懦夫。美国人既然参赛,就要赢。”

 

我们为何崇拜获胜者?在他们身上,我们为何会倾注如此多的情感?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将自己看成参赛者,认为他们的胜利就是我们自己的胜利。2008年11月4日,也就是美国总统大选之夜,杜克大学和密歇根州大学的神经学家向一群选民分发口香糖。晚上8点,投票结束,他们开始收集样本,11点30分再次收集样本,当时正值宣布巴拉克·奥巴马在大选中获胜。通常情况下,人的睾丸激素在这一时间呈下降趋势,但这并不包括奥巴马的支持者,只有约翰·麦凯恩的支持者呈这一趋势。

 

科学家表示,人们会将自己想象成竞争者,快乐着竞争者的快乐,痛苦着竞争者的痛苦。根据他们的情绪变化,我们很容易判断出竞争者的状况。同样的现象也发生在足球迷和篮球迷身上,观看比赛时,他们不是旁观者,而是将自己代入其中。从阿加西最伟大的比赛到菲舍尔的世纪之战,所有类型的竞争和对抗中都存在这种现象。美国人为何喜欢胜利者?原因无非就是胜利会让他们更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