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显示使用手机与脑部肿瘤无关
日期:2011-07-18 08:18:04
北京时间7月14日晚间消息,一项最新的大型研究显示,在使用手机超过10年的人中,患上非脑癌脑部肿瘤的风险并未上升。
这项研究基于超过280万丹麦成年人的数据。研究人员发现,相对于使用手机的新手或完全不使用手机的人,使用手机11年至15年的人患上听觉神经瘤的几率并未上升。
听觉神经瘤又被称作前庭神经鞘瘤,这并非一种癌症。患上这种肿瘤会出现耳鸣和平衡能力减退等症状。在某些情况下,这种肿瘤会逐渐增大,压迫大脑并对患者生命造成威胁。
尽管并非癌症,但听觉神经瘤与使用手机的关系仍引起了密切关注。此项研究的负责人、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所的乔奇姆·舒兹(Joachim Schuz)表示:“引人关注的是,相对于大脑其他部位,听觉神经瘤生长的部位会大量吸收手机的辐射能量。”因此有一种看法认为,使用手机可能会导致这种肿瘤的出现。
然而舒兹的团队研究发现,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他们的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美国流行病学期刊》上。根据所获得的近300万丹麦成年人的数据,在1998年至2006年之间只有800多人被确诊患有听觉神经瘤。相对于使用手机时间较短或完全不使用手机的人,使用手机超过11年的人患上这种肿瘤的风险并没有更高。
舒兹还表示,长期使用手机的患者肿瘤并没有变大,而患上肿瘤的部位也与用户使用左耳或右耳接听电话无关。不过,这一研究并未对使用手机引发肿瘤的说法做出最终结论。舒兹表示,即使是长期使用手机的用户,他们也没有在很长时间内持续使用手机,而听觉神经瘤通常生长得非常缓慢。
舒兹表示:“由于手机从90年代初才兴起,我们目前仅仅只有15年的观察期。这样的时间对于了解相关影响显得太短。”除听觉神经瘤之外,脑部肿瘤还有其他类型。大部分研究显示,使用手机与脑部肿瘤无关。但还有一些研究表明,两者可能存在关联。
去年,一项大型国际性研究显示,手机的“重度使用者”,即在10年时间内每天使用手机达30分钟的人患上神经胶质瘤的风险会上升。今年5月,国际癌症研究所在一份报告中表示,手机发射的射频电磁波对人类来说是致癌的潜在因素。
下一篇: 关于大肠杆菌的“令人震惊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