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铁代谢关键因子
日期:2011-06-30 08:51:05
文章的通讯作者是来自中科院营养研究所的王福俤研究员,其领导的课题组近年来主要从事微量元素锌和铁的稳态调控机理研究,并先后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发现。2007年其在在《Nature Genetics》上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中首次证实Mon1a是铁代谢调控新基因。2009年王福俤博士研究组与美国密歇根大学的Haoxing Xu博士、波士顿儿童医院以及瑞典Linkoping大学的科学家合作,首次证明了TRPML1是一种二价铁离子(Fe 2+ )通道。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Nature)杂志上。
机体铁稳态代谢具有非常复杂而紧密的调控体系,在正常生理状态下,约5%的铁由肠道吸收满足人体日常生理需要,95%的铁来源于巨噬细胞,巨噬细胞吞噬裂解衰老的红细胞,然后将解离出的铁离子泵回血液中被再利用(Iron Recycling)。前期研究发现Fpn1在巨噬细胞表达并可能参与细胞铁外排过程。Fpn1突变可以引发以器官铁蓄积为主要症状的人类遗传病--血色病,晚期多伴有肝硬化、糖尿病等并发症,但Fpn1在巨噬细胞参与铁稳态代谢中的分子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清楚。
在新文章中,博士研究生张竹珍等在王福俤研究员指导下用LysM-cre与F4/80-cre小鼠与Fpn1-floxed小鼠杂交,制备了两种巨噬细胞Fpn1条件性敲除小鼠模型。在正常饲料饲养时,巨噬细胞Fpn1敲除小鼠表现出轻度贫血与肝脏、脾脏及骨髓巨噬细胞轻度铁累积的复杂表型;在注射葡聚糖铁或苯肼诱导溶血性贫血的实验中,Fpn1敲除小鼠巨噬细胞中累积了更多的铁离子;在缺铁饲料饲养时,Fpn1敲除小鼠表现为更严重的贫血表型,脾脏和肝脏铁水平与对照小鼠差异加大,提示Fpn1敲除后巨噬细胞铁动员受阻,同时还提示在正常饲料饲养的Fpn1敲除小鼠,肠道铁吸收起到了一定的代偿作用。进一步实验还发现巨噬细胞Fpn1缺失可导致小鼠炎症刺激细胞因子分泌异常,并最终证实是Fpn1外排细胞铁异常而影响了巨噬细胞免疫功能。
本论文首次在小鼠体内提供了巨噬细胞中Fpn1是具有外排铁离子以及参与免疫功能的实验证据,该研究为深入理解巨噬细胞铁稳态调控分子机制提供了坚实的实验证据,为炎症感染以及铁代谢失衡相关疾病防治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该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973”、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及上海市科委经费支持。
上一篇: 解析miRNAs在干细胞分化中的作用
下一篇: 糖尿病患者成功移植捐赠细胞制成的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