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Good Partner in Biology Research

中国学者国际刊物发表新发病机制

日期:2011-04-13 08:43:25

来自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发现可溶性抗药性相关钙结合蛋白、膜联蛋白V和核糖体蛋白P0这3个表达明显增加的蛋白质与帕金森病的发病有明显关联。这为进一步研究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靶点的合理筛选提供了新的线索和理论依据。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意大利《神经科学》杂志上。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通过在体外应用MPP+处理未分化的SH-SY5Y细胞,建立模拟人类帕金森病的细胞模型,采用荧光染色双向差异凝胶电泳、图像分析、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和生物信息学的技术,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发现了7个表达上调、15个表达下调共22个差异表达蛋白。质谱成功鉴定出了其中3个蛋白质,分别为可溶性抗药性相关钙结合蛋白、核糖体蛋白P0(RPLP0)和膜联蛋白V。

研究结果提示,这3个表达明显增加的蛋白质可能在调节钙离子超载、启动DNA损伤修复和参与凋亡诱导等方面与PD相关,为进一步研究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靶点的合理筛选提供了新的线索和理论依据。经检索查新证实,可溶性抗药性相关钙结合蛋白等3个表达上调的蛋白质在MPP+诱导的SH-SY5Y细胞PD实验模型中是首次被发现,而且核糖体蛋白P0在PD体外细胞模型中亦是第一次报道。

另外近期来自美国的科学家也在帕金森病的研究方面获得了新的成果,他们发现帕金森综合征与黑色素瘤、前列腺癌等某些癌症有关联,且这一关联不仅涉及患者本人,还影响患者亲属。

研究人员对涉及220万人的出生、死亡和家庭关系等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其中他们把重点放在近3000人身上,这些人属于延续了至少3代的家族,家族中都曾有人死于帕金森综合征。研究发现,这些家族的成员罹患前列腺癌和黑色素瘤的几率要高于那些没有帕金森综合征病史的家族的成员,而且患者的一级、二级和三级亲属患这两种癌症的几率也比较高。

研究人员认为,这一方面发现帕金森综合征会提高患者本人和亲属罹患前列腺癌和黑色素瘤的风险,另一方面也发现前列腺癌和黑色素瘤同样会提高患者本人和亲属罹患帕金森综合征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