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VI最新研究揭示病毒致病机理
日期:2011-01-31 14:10:40
来自台湾“中央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功找出C型肝炎病毒引发细胞自噬作用的分子机制,同时找到Chloroquine及Bafilomycin-A1这两种老药,可抑制C型肝炎病毒在体内的大量复制,为今后治疗C型肝炎开启另一扇希望之窗。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Journal of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
这项研究由“中研院”生物医学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陈士隆及博士后研究员柯博元完成,研究小组主要的研究方向是探讨包膜RNA病毒,如HCV与HIV与细胞间之相互作用在病毒复制过程中所扮演之角色,以及了解病毒进入细胞与病毒组装(assembly)、出芽(budding)与释出(release)过程的分子机制。
HCV感染是导致慢性肝炎相关的慢性肝病、肝硬化、终末期肝病和肝癌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肝移植的一个重要指证。世界卫生组织报道的全球HCV感染率超过3%,估计感染人口接近1.8亿人。在中国,感染率超过3.2%,感染人口接近4100万。HCV感染人体后,超过85%的感染者会转变为慢性感染。迄今,仍无有效的疫苗预防HCV感染,仅有的治疗方案就是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进行为期半年到一年的治疗。
而这篇最新文章发现细胞自噬作用在C型肝炎病毒复制上扮演关键角色,有助C型肝炎病毒的药物开发。研究人员成功找出C型肝炎病毒引发细胞自噬作用的分子机制,同时找到Chloroquine及Bafilomycin-A1这两种老药,可抑制C型肝炎病毒在体内的大量复制,为今后治疗C型肝炎开启另一扇希望之窗。
研究结果显示,细胞受压力反应后会产生自噬作用,也就是导致膜状构造把细胞质中的胞器包围起来分解,但同时也因此压抑细胞抗病毒反应,反而支持C型肝炎病毒复制;研究还利用免疫抑制剂“rapamycin”或限制营养素去反证活化细胞自噬作用,其明显抑制细胞内抗病毒即时性免疫能力的活化。
这项结果首次发现C型肝炎病毒引发的细胞自噬作用,是透过抑制即时性免疫反应,促进C型肝炎病毒的复制,对整体C型肝炎病毒的研究作出重大贡献。研究也发现抑制细胞自噬作用是一条可以有效率抑制C型肝炎病毒复制的途径;研究人员发现2种药物,如治疗疟疾的药物“chloroquine”,能够抑制C型肝炎病毒的复制。
上一篇: 原核生物进化新学说
下一篇: 牛胃中微生物酶可用于开发生物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