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TTLPR 与早期婴儿的消极情绪及自我调节的关联
日期:2010-12-27 14:20:33
遗传和环境对婴儿气质的影响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国内外学者对此问题非常关注。运用分子生物学的技术手段分析基因与气质之间的关联性已成为国内外心理学家研究的重点。
目前大部分研究关注遗传因素与成年人的气质特征 (如焦虑、伤害避免、神经质等)之间的相关性。但是,成年人的气质特征受到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由于婴儿早期接触的环境较为单一,这时环境因素对婴儿气质发展的影响可能最少。研究基因对婴儿气质的影响有助于儿童发展心理学者深入理解儿童发展过程中复杂行为特征的起源。东南大学儿童发展与学习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陆祖宏教授领导的团队试图运用行为观察方法从6月龄婴儿开始追踪到7岁, 研究遗传与儿童消极情绪、自我调节的相关性,进而探讨环境和遗传因素对儿童气质影响的动态变化规律。该研究以6个月婴儿为研究对象,考察了5- HTTLPR基因多态性与婴儿消极情绪及自我调节之间的相关性。
标题为“5-HTTLPR 与早期婴儿的消极情绪及自我调节的关联”的快讯发表在2010年11月15日出版的《科学通报》。东南大学儿童发展与学习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观察室中通过给婴儿呈现不同的视觉刺激和听觉刺激, 测查6月龄婴儿的消极情绪以及自我调节。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5-HTTLPR 基因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最终发现:(1)5-HTTLPR与6月龄婴儿的消极情绪无显著相关,而与婴儿的自我调节显著相关。(2)5-HTTLPR 与婴儿自我调节之间的关系受婴儿性别影响。男孩中不同5-HTTLPR 基因型婴儿之间的自我调节差异不显著, 而女孩中具有长5-HTTLPR 基因型婴儿的自我调节得分显著高于那些含有短5-HTTLPR 基因型的婴儿。
消极情绪与自我调节是气质研究中的两个微观维度, 是个体与其置身的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适应的一系列过程。该研究发现婴儿的自我调节受到内在的遗传因素的影响, 但遗传因素并不是引起个体自我调节差异的全部原因。此外,消极情绪与自我调节并不是一个连续的行为。因此不排除外在的环境因素对婴儿消极情绪和自我调节的影响。遗传与环境对婴儿的情绪和自我调节的影响将是一个动态的相互调整和适应的过程,未来的研究也必将对此有越来越全面的解释。
上一篇: 脑肿瘤的细胞来源可预测其治疗的反应
下一篇: 多细胞生物起源或可追溯至寒武纪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