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人类眼睛是生命的窗户
日期:2010-12-24 10:33:16
近日发表在《心理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眼睛是人们区分真人和仿真机器人的最重要特征,称其为“生命的窗户”毫不为过。
区分真人与机器人的面部会让我们意识到有生命的面部是可以与我们互动交流的。因此,要使机器人看起来像真人的关键就是面部,而面部最能传达生命气息的器官则是眼睛。我们可以把许多仿真机器人都看起来不真实的原因概括为“诡异之谷”(Uncanny Valley)理论:人和机器人的互动上,人对机器人的喜好程度并不随着和它与人相像的程度而一直成长;起初,喜好的程度确实会随着相像的程序而逐渐上升,但是到了一定程度之后,人对它的喜好感会急剧下降,甚至会转成负面的厌恶;直到相像程度再进一步的逼进,才会再拉升回来。因此,无论科学家的制作技巧有多精湛,机器人也不可能看起来与真人一模一样。
人类能够把任何物体看成一张脸,比如月亮、面包片、两个圆点。还能把随意画出的一条线看做鼻子。但是当我们判断生命体和无生命体时就显得苛刻得多。许多影片中,制作人努力刻画着一系列动画人物,这些动画虽然栩栩如生,但人们一眼就能把它们与真人区分开来。例如电影《极地特快》中的动画形象就让人感觉很不舒服。
该项研究的领导者是美国达特茅斯学院的塔利亚·惠特利(Thalia Wheatley)教授和她的研究生克莉丝汀·卢瑟(Christein Losser),二人着手寻找使面部看起来有生命的临界点。其间,卢瑟走访了多家玩具店,并且拍摄了多张洋娃娃面部的照片。之后,卢瑟把洋娃娃的面部照片与与之相似的真人面部照片一一比较,并且用图像构建软件将两者相融合。最后卢瑟制作出了一部短片,展示的是软件混合后的面部照片。二人邀请了一些志愿者,来判断每张照片是否是真人的面部。通过这一调查,卢瑟和惠特利发现,真人面部与仿真面部的临界点是用2/3真人和1/3仿真面部制作的混合照片。试验过程中的另一项研究则表明眼睛是区分真人和仿真机器人的最重要特征。这一结果表明,虽然有面部的物体看起来“类人”,但是人的面部却有思考、感觉和与人互动的各种特有功能。惠特利说:“我认为人们总是在试图与他人沟通交流,所以只有人们发现面部可交流时才会断定该面部属于人类。”
上一篇: 华中科大成功研制小动物PET
下一篇: Cell:细胞膜受体再循环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