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Good Partner in Biology Research

水生所PLoS ONE最新研究成果

日期:2010-12-23 17:42:21

近日来自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从石斑鱼中克隆鉴定出一个同时在垂体和精巢中表达的β-防御素,这是首次发现防御素共同存在于脊椎动物的垂体和精巢中,研究成果12月20日在线发表于PLoS ONE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桂建芳研究员,其早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细胞生物学专业,1999年至2007年任水生所常务副所长、所长;现为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水产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副理事长,农业部第八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

    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是当今临床医学中的全球性难题,新型抗生素的开发速度远远跟不上细菌耐药发生的步伐。防御素(defensin)是指吞噬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特征性β片层结构和广谱抗微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多肽。广义上代表一大类具广谱抗微生物活性并有特征性蛋白质结构的小分子阳离子多肽。主要作用于病原微生物的细胞膜,使病原微生物不易对其产生抗性,抗微生物肽主要作用于微生物的酶,酶基因的突变就会使靶细胞对其产生抗性,因此防御素具有其他抗微生物肽无可比拟的优势,有望解决其他抗微生物肽的耐药性问题。另外,防御素对真菌、螺旋体、部分带囊膜病毒以及肿瘤细胞都具有杀伤作用,因而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β防御素。

    在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在石斑鱼由雌向雄转变的性逆转进程中,β-防御素在性腺中的表达不断上调;序列分析表明,β-防御素启动子上有一个特异于垂体表达的POU1F1a结合位点和一个特异于精巢表达的SRY结合位点;体外和体内抗菌实验均表明,该β-防御素具有抑制革兰氏阴性菌生长的作用,且该作用与盐离子浓度相关;体外抗病毒实验还揭示出其抗病毒作用。以上发现意味着鱼类β-防御素可能在天然免疫和生殖内分泌调控中起了重要作用,从而打开了认知β-防御素在生殖内分泌调控中功能作用的大门。

作者简介:
桂建芳,男,汉族,1956年6月28日出生,中共党员,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9年至2007年任水生所常务副所长、所长;现为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水产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副理事长,农业部第八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湖北省遗传学会和湖北省生物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鱼类学会理事,中国遗传学会理事;《水生生物学报》主编,《中国科学》、《实验生物学报》、《遗传学报》、《遗传》、《动物学研究》、《海洋与湖沼》、《中国水产科学》编委;国家科学技术部973计划"重要养殖鱼类品种改良的遗传和发育基础研究"和“重要养殖鱼类功能基因组和分子设计育种的基础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专家委员会内陆组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