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Good Partner in Biology Research

最新《Cell》聚焦两项华人学者新成果

日期:2010-12-07 16:27:41

Cell本期期刊(11月24日)发表了两项重要的研究成果:ENTPD5与肿瘤生长的关联,以及关键组蛋白的作用机制。

来自美国国立卫生院癌症研究所(NCI)的研究人员解析了一种重要的组蛋白变体:H2A.Z的相关作用机制,从而为进一步解析基因表达启动子调控提供了新的依据。领导这一研究的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华人科学家吴以仲。

染色质结构的基本重复单元:核小体是由组蛋白八聚体 (由4种核心组蛋白H2A、H2B、H3和H4的各两个单体构成) 以及缠绕在其上的DNA序列构成的。组蛋白变体是相对于染色体中的常规组蛋白而言的,是特殊状态的染色体所需的组蛋白类型。处于不同状态的染色体需要相应的组蛋白变体维持特定的结构,以完成其生物学功能。

组蛋白H2A的变体H2A.Z就是一种普遍存在于真核生物细胞中,在基因的表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组蛋白,这种蛋白参与了基因表达的启动过程,通过SWR1复合结构调控基因表达。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发现酵母中启动子近端的核小体H2A.Z存在不同的形式,包含有1个,2个或者没有H2A.Z。并且通过进一步的实验,研究人员也发现了SWR1在H2A.Z,H2A.Z-H2B等替换过程中的催化作用,这些研究为进一步解析基因表达启动子调控提供了新的依据。

另外一篇文章中,来自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等处的研究人员证明了一种PI3K/PTEN调控环路中的新成分,并提出这种成分可以作为一种抗肿瘤的新靶标。

PTEN是一种重要的具有磷酸酶活性的信号因子,PI3K/PTEN信号通路作用广泛,能调节一系列基本的细胞反应。PTEN基因可通过基因突变、DNA甲基化等方式失活,主要表现为基因缺失、蛋白表达减少。PTEN作用于PI3K/AKT信号途径和选择性抑制MAPK途径,调控细胞增殖;通过发挥蛋白磷酸酶功能,使FAK和SHC去磷酸化,抑制细胞迁移。PTEN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内质网酶:ENTPD5在原代人类肿瘤样品,以及细胞系中,伴随着AKT的增长而增加研究人员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ENTPD5是PI3K/PTEN作用途径中的一部分,因此能作为一种潜在的抗肿瘤治疗靶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