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医学院教授最新文章发表首发性成果
日期:2010-10-12 16:02:22
这一发现由广东医学院教授樊翌明领导完成,其早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现任附属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广东医学院研究生处副处长、皮肤性病研究所所长等。
据报道,樊翌明教授在去年3月份接诊了来自湛江遂溪县的70岁男性患者梁某。2008年,梁某被不知名植物刺伤,“植物刺”扎入右内踝处,拔刺后3个月局部出现皮下结节,逐渐增大并发生破溃。
一年后,到广东医学院就诊,为搞清楚是否真菌导致梁某的皮肤感染,医院取梁某皮损分泌物和活检标本直接涂片检查,没发现真菌;第二次,进行真菌培养才发现真菌生长。随后,把菌株送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做基因分析,鉴定为真皮毛孢子菌。对症治疗后,梁某伤口愈合,至今未复发。
诊疗结束之后,樊翌明撰写了一篇题为《国内首见真皮毛孢子菌引起皮肤感染一例》的论文,于今年8月发表于《中华皮肤科杂志》。樊翌明向南都记者表示,该文的英文版《真皮毛孢子菌引起原发性皮肤毛孢子菌病一例》也将于最近一期《美国皮肤病学会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上刊登,其中已明确表示这是世界首例报告的真皮毛孢子菌引起的皮肤感染。
在樊翌明发现之前,临床上并未发现真皮毛孢子菌能引起皮肤感染。学界认为它只会引起人类系统性的感染,导致败血症发生。扎伤梁某的是一种不知名的植物,但在广东广泛存在。其实被哪种植物刺伤不重要,因为真皮毛孢子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一般而言植物刺伤不会引起皮肤感染,但植物上携带腐生的真皮毛孢子菌,植物刺入皮肤较深,受伤后未及时对其进行消毒、清创、拔刺,若病人的局部或全身免疫力较差,则可能引起皮肤感染。
上一篇: 研究者发现罕见乳腺癌耐药机制
下一篇: 科学家发现首例动物体内自制胡萝卜素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