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Good Partner in Biology Research

北师大等最新Science文章

日期:2010-09-14 17:34:04

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美国南加州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利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MRI)监控大脑,发现记忆力在相同的神经性表现被再次激活时(而不是在激活模式显得不同的时候)会更容易地保留在一个人的头脑中。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Science杂志上。

参与这一研究的中方研究人员包括北京师范大学董奇教授等人,这项研究成果为心理学界的一个长期存在的争论提供了答案。之前的研究证明当人在研究某东西或试图将其铭记住的时候,他们会产生不同的神经活动模式。在这一记忆编码时期的类似的神经活动模式实际上表明该个人在以后某个日子会有较大的可能性回想起该段记忆,但是科学家们对于这一过程的机制了解的不多。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利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MRI)监控健康志愿者的脑,这些志愿者正在从事一组实验。 例如,在某个试验中,这些志愿者试图记住120个不同的人脸,其中每张脸会在4个不同的时间被展示给他们看。 1小时后,研究人员向这些志愿者展示了240张脸,其中有一半是他们已经看到过的,有一半则是新的面孔。研究人员让这些志愿者找出哪些面孔是他们过去曾经见到过的。

研究人员认为那些看来不相同的神经活动模式被人们记住的可能性不大,而在这篇文章,研究结果证明记忆力在相同的神经性表现被再次激活时(而不是在激活模式显得不同的时候)会更容易地保留在一个人的头脑中。

近期除了这一重要发现以外,北京师范大学在双功能蛋白研究方面也获得了重要成果,他们与加拿大皇后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测定了大肠杆菌双功能蛋白:异柠檬酸脱氢酶(ICDH)磷酸激酶/磷酸酶(AceK)及其与底物复合物的晶体结构, 从而了解到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这类的细菌如何能在低营养环境,比如水环境中生存的调控机制,这一最新成果也许能用于获得更安全的饮用水,以及更便宜的生物发酵制品。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杂志上。

这项成果独特之处在于一种开启和关闭机制发生在同一蛋白的同一活性中心上,正常而言这两种相对活性应该需要两个不同的“活性位点”。贾教授表示,“从蛋白功能这个层面上来看,这是首次发现的研究成果。”

这项成果也为以后的研究打开了一道门,科学家们能通过设计出可以调控AceK开关的药物,从而让细菌在水中无法生存,因此我们的饮用水能变得更加干净,避免产生类似Walkerton事件那样的悲剧再次发生(Walkerton是发生在加拿大的水污染事件,死了七人病了两千多人,生物通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