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454测序平台成功解读小麦基因组
日期:2010-09-14 17:32:12
英国研究人员于上周公布了首个小麦基因组序列。其中,研究人员利用罗氏454 GS FLX测序平台,以5倍的基因组覆盖度对小麦基因组进行测序,并覆盖95%的小麦已知基因。
该项目至今历时一年左右,期间获得来自于英国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研究学会为期两年约170万英镑(260万美元)的项目资助。
在接下来的一年中,研究人员计划对测序结果做进一步分析,并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进行验证。
“我们不仅仅要拼接出完整的小麦基因组草图,而更重要的目标在于鉴别出不同小麦品种间多态性,尤其是与基因及特异基因组拷贝数有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利物浦大学功能及比较基因组学教授及项目首席科学家Neil Hall说到。
Hall教授表示,整个测序项目的完成是基于罗氏454 GS Titanium测序试剂及仪器平台。该平台其能够实现稳定400bp以上的测序读长,其科研小组在一些测序运行中还获得更高至650bp的测序读长。长读长便意味着序列拼接的显著优势。同时,Hall教授表示,他们也完成了一部分转录组测序,以帮助确定哪些编码区出现SNP,并确定相关基因表达。
小麦基因组测序工作非常具有难度及挑战。之所以选择罗氏454平台,Hall教授认为,因为小麦基因组非常大约16Gb,约为人基因组的5倍,是目前测定过的最大的基因组之一。且其具有许多重复区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六倍体基因组。相比一些短读长平台,454的长读长优势能够非常有效地帮助确认某一SNP对于某一特定小麦品种是否具有特异性,其是否是杂合或纯合。
研究人员认为,对该小麦参考品种Chinese Spring wheat的序列解读,将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小麦品系遗传差异引起的农业相关的表型性状,如干旱、耐盐性及高产量。
该序列数据目前也已被上传到欧洲生物信息研究所和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的数据档案中。
国际小麦基因组测序联盟委员和BBSRC基因组分析中心主任Jane Rogers,在一份声明中强调,小麦基因组草图数据的发布 “将成为科学家和植物育种领域强有力的平台,以进一步鉴定小麦品种之间的遗传差异”。
上一篇: 日本用小鼠胚胎干细胞高效培育小脑神经细胞
下一篇: 肿瘤细胞新“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