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成功从多种藻类中提取纤维
日期:2010-08-27 17:48:22
纺纱—织布—制衣,光鲜漂亮的服装内部交织着五花八门的纤维材料。千百年来,人们习惯了从棉、麻、毛、丝中提取天然纤维,或用石油化工的方法合成纤维,可如今,科学家们为何偏又打起了海藻的主意?
“种植棉、麻与粮食争地,生产化纤的石油、煤炭资源有限,为了人类的明天,必须开辟纤维的第三来源。”基于这样的想法,夏延致带领研发团队开始寻觅与试验,视线紧盯着海洋。他发现,海藻一可再生,二可降解,且人工养殖技术成熟。我国年产海带50万吨,占全球产量的56%,值得一试。
想着顺理成章的事儿,到了手边却颇费一番工夫。经过4年的反复实验,夏延致终于将海带纺成丝线、织成布。先将海带洗净、晒干、切碎,然后是打浆、分离,除去其中的碘和甘露醇,提取出主要的高分子明胶——海藻酸盐,以它为原料,再经过溶解、改性处理、纺丝成型和几道后处理工序,海藻纤维就这样诞生了。
除了原料天然、可再生,生产过程无污染,海藻纤维还给科研人员带来了许多意外收获。首先,它点不着,阻燃性能超出国际标准10个百分点,在空气中不会起明火;其次,它防辐射,纤维中含有大量金属离子,可有效屏蔽电磁波;再者,它抗菌止血,生物相容性好,是理想的医用材料;最后,它好“吃”重金属离子,有望充当污水净化中的过滤阀。
继海带之后,研发团队已尝试从多种藻类中提取纤维,包括褐藻、琼胶原藻、卡拉胶原藻,甚至还有多次在黄渤海近岸海域泛滥成灾的浒苔。
夏延致透露,目前,海藻纤维的制取已完成小试和中试,正在规划千吨级产能的生产线。据估算,按照现有生产技艺,1吨淡干海带可提取200至250公斤海藻酸盐,约可制成200公斤纤维,而每100克海藻纤维就能织出1平方米布。换句话说,1吨干海带=2000平方米“海藻布”。依此推算,海藻纤维的成本约为每吨5万到7万元,为棉纱的2至3倍。而若将海藻纤维与棉纱混纺,则可织出更多的布,成本更低。
下一篇: 藏猪DNA文库有望在西藏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