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摄入可能导致华人前列腺癌
日期:2010-06-03 10:33:48
“我们的结果支持了一个概念,即钙在增加前列腺癌发展的风险方面起到了作用,”领导该研究的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流行病学助理教授Lesley M. Butler博士说。“这项研究是首次报告了如此低浓度且主要来自非乳制品食物的钙的关联。”
对北美和欧洲的人群进行的一些研究把奶制品的高摄入量与前列腺癌风险增加联系了起来。一些研究提出,牛奶中钙是一种原因因子,然而证据尚不明朗。
在亚洲人的饮食中,非乳制品食物——如豆腐、谷物和西兰花、甘蓝以及白菜等蔬菜——是钙摄入的主要贡献者。因此,Butler及其同事猜测,接触亚洲饮食的这些含钙丰富的食品来源可能也会面临前列腺癌风险的增加。
利用来自新加坡华人健康研究的数据,这些科学家评估了饮食钙是否会增加27293位45到70岁的钙摄入量低的华人男性人群的前列腺癌风险。该研究仅限于生活在新加坡的两个主要华人方言群体的男性:福建人和广东人。
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立癌症研究所资助的新加坡华人健康研究是在1993-1998年间开展的一个基于人群的前瞻性研究。
参与者填写了食物摄取频率调查问卷,从而评估他们在过去一年的饮食。在这些男性中间,298人被诊断患有偶发前列腺癌。
Butler及其在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和明尼苏达大学的同事评估了参与者的饮食基准。因为有人提出体重轻的个体吸收的钙更多,这组科学家考虑了这个华人人群的体重指数(BMI)。
结果显示,与每天总共摄入211mg钙的人们相比,平均摄入659mg钙的人的前列腺癌风险增加了25%。
这一人群的主要钙来源是:蔬菜(19.3%)、乳制品(17.3%)、谷物制品(14.7%)、豆制品(11.8%)、水果(7.3%)和鱼(6.2%)。然而,这组科学家强调说,前列腺癌风险与任何具体的食物来源没有正向关联。
在平均BMI以下的男性中(BMI中位数是22.9kg/m2),这组科学家发现了前列腺癌风险增长到了原来的两倍。
“令人有些吃惊的是,我们的发现与此前的研究一致,因为几乎这些所有的研究都是在西方人群中进行的,他们的饮食的钙含量相对较高,而且主要来自乳制品来源,”Butler说。
与该研究没有关联的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与营养教授Edward Giovannucci博士说,这些结果增加了证据,表明钙是前列腺癌的一种原因因子。
“然而,还有一些方面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他说。“首先,他们发现了相对较低的钙摄入的关联,而此前大多数研究提示与钙摄入量高的关联。此外,他们发现了主要和较瘦的男性的联系,究竟这是真的还是偶然的发现,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Butler强调说,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从而探索钙相对于其他乳制品成分在前列腺癌发展中的可能作用。
上一篇: 人工培养组织的新方法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