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眼热”中国新能源贷款优惠
日期:2010-05-21 15:40:11
近期,多家外媒撰文指出,中国对新能源投资的低息政策正在将其国外的竞争对手挤出市场。
“现在是一个筹资成本为王的时代,而这个时代属于中国。”谈到太阳能产业的发展,上月初出版的《经济学人》中一篇题为《太阳能正经历成长的烦恼》的文章这样总结。
而路透社则撰文指出,在全球同业难以获得低成本政府贷款之际,中国可再生能源企业在赢得全球清洁技术项目时却获得了政府支持,其中多数是大型国有银行提供的低息贷款。
去年10月,纳斯达克上市的第一能源集团公司获得向美国风力发电项目提供涡轮机的合同。鲜为人知的是,第一能源集团之所以能获得这一产能为600兆瓦风力发电场的项目订单,是因为这家公司从中资国有银行融到了15亿美元作为资金支持。在这之后,资本市场应声而动,第一能源的股价创下了15个月来的高位。
“大多数中国可再生能源企业都有国有银行低息融资渠道,从而为公司成长和客户购买本公司的设备提供资金。太阳能企业英利绿色能源控股、尚德电力以及风力发电设备企业中国高速传动都是很好的例子。‘低息融资’这样的支持为中国可再生能源企业创造了战胜其竞争对手的条件。这些对手包括印度的SuzlonEnergy、日本的风力开发、澳大利亚的InfigenEnergy、德国的WackerChemie和丹麦的维斯塔斯等行业巨头。”路透社说。
而丹麦可再生能源专业咨询公司BTMConsult的一位顾问则表示,中国政府倡导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得到了中资银行的积极响应。而在欧洲,银行放贷时的项目评估和风险审核制度并没有对可再生能源有很大倾斜。
摩根士丹利在一份报告中表示,风力发电商龙源电力的贷款利率比中国人民银行的指标利率低10%。关于这点,《中国能源报》记者也从一位中资银行界人士处得到了证实。“大多数风电场的业主都是国有电力企业。我们对国企的贷款是有10%的下浮,目前还没有收到政策变化的消息。”
据悉,我国风电开发的前七大省区中,共有风电企业92家,其中中央企业占总数的73%,装机容量达81%,媒体所谓跑马“圈风”基本上也是国有电力集团。
“相较外资政策性银行和商行,中国国有银行对电力企业的商贷不仅低息,而且节省了很多谈判和获得许可的时间,这对产业的促进作用是很明显的。”上月末出版的《经济学人》在《电力发展在中国》一文提出了同样的观点。
上一篇: 壳牌开发出新一代木质纤维素基生物燃料
下一篇: 生物积木造人工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