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品网上销售潜力待挖掘
日期:2010-05-18 17:13:11
由于药品的特殊性,我国医药电子商务进入门槛颇高,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在监管到位的情况下,药品网上销售前景看好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以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医药与先进的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在全球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在中国,医药电子商务尚处于起步阶段。尽管如此,由于其本身所蕴含的巨大商机,已有医药领域的企业开始主动进军电子商务。
据相关媒体报道,自2006年海虹获得首张药品网上批发牌照之后,目前国家已有43家企业取得“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牌照,尽管只有屈指可数的43企业,但对医药电子商务来说,却意味着这一行业的巨大突破。
医药电子商务发展一波三折
随着互联网在中国日益得到普遍应用,电子商务也逐渐应用于各种行业,与其他行业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相比,医药电子商务因交易物品的特殊性,其发展可谓一波三折,显得更为艰难。
所谓医药电子商务就是指通过应用电子商务,从而实现医药信息的传播、获取,以及医药产品的经营、销售等活动。
实际上,早在1999年中国就迈出了医药电子商务的探索步伐,时至今日,中国医药电子商务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假药猖獗、黑店横行,网上药店在2004年曾遭到封杀。直到2005年12月1日开始,国家药监局才逐渐放开,允许企业申报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从目前来看,国内的各类医药网站主要分为四类,分别为医药企事业单位设立的网站、收集和发布行业信息的网站、商业信息和服务网站,以及从事药品销售的商务网站。
由于医药产品的特殊性,国家的监管向来十分严格,并对这一行业设置了高准入门槛。同时,精通医药、电子商务技术、市场应用的人才稀缺,医药企事业单位本身也缺乏足够的实力来拓展电子商务,这些都是造成医药电子商务发展停滞不前的原因。从目前来看,进入门槛高、同质化严重、群众认可度不高等是医药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特别是进入门槛高,让许多医药企业的发展“裹足不前”。
海虹在2000年就进入医药电子商务领域,但直到2006年才拿到国内首张药品电子交易B2B批发牌照。
“难难难!耗时4年,药品互联网零售的牌照太难拿了,甚至比拿直销牌照还难。”刚刚获得正式运营牌照的广东健客医药有限公司CEO、广东医学院客座教授苏展在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三呼其“难”。
面临诸多挑战
拿到药品互联网销售的牌照已经够难了,但企业在实际运营中面临更多的挑战。
首先,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药品关系人的身体健康,来不得半点马虎。近年来,人们通过网络购物买到假冒伪劣产品却投诉无门的事例时有发生,“新生”的医药电子商务如何博得消费者的认同,这是一个非常现实而迫切的问题。
其次,从医药界来看,在海虹获得牌照之后,部分业内人士并不看好医药电子商务的药品网上招标采购模式。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拿到牌照的医药企业无法降低药品的价格,那么,其与传统的医药企业在竞争中将不占据任何优势。
再次,从服务的角度来看。众所周知,很多人如果只是普通的感冒、发烧,或不是患非常严重的疾病,一般会选择到药店咨询店员购买药品,店员在某种程度上充当了医生的角色,患者也相对会听取店员的意见。在这种情况下,医药电子商务企业如何为患者提供相关咨询服务?这是其面临的又一大挑战。
最后,从运营模式来看,医药交易商牌照一般有B2B、B2C以及第三方电子交易平台三种。目前,B2B模式更为业界看好,发展相对领先,但这一模式远未成熟。那么,这些企业该怎样才能实现盈利?这是难点所在。苏展认为,企业需要压缩中间环节,这是利润的重要来源。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所谓的中间环节的不可控因素远远超出企业想象,这更是企业需要关注的重点。
上一篇: 烟蒂新用途
下一篇: 新型胚胎移植导管在美研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