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著名科学家Nature子刊等多篇文章获免疫与癌症研究新进展
日期:2016-12-09 08:50:08
厦门大学的韩家淮教授是先天性免疫信号传导领域的世界知名学者,是p38这个进化上保守的应激信号通道的发现者和权威,在细胞坏死的研究上也有引导性工作。近期其研究组与清华大学等处合作,分别获得了p38α在树突状细胞抗原交叉递呈中重要作用,以及miRNA与肠癌相关性的最新进展。
第一篇文章中,韩家淮教授研究组与日本东京大学Motoyuki Otsuka教授合作,揭示了miRNA活性下降在慢性肠炎相关肠癌发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慢性肠炎是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其中详细的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慢性肠炎过程中,除了表达水平发生变化外,肠组织中微小RNA(miRNA)的活性也会被抑制。
研究人员通过深入机制研究,发现慢性炎症过程中,TNF-α和IL-1β等炎症因子可以促进细胞内APOBEC3G的降解,APOBEC3G可以与沉默复合体RISC中Ago2相互作用,影响RISC复合体中miRNA含量,其表达量的降低导致了miRNA活性的下调,在临床慢性肠炎病理样本中,APOBEC3G的表达量也显著降低。
同时如果利用蛋白激酶ROCK抑制剂Fasudil提升miRNA活性,就可以有效地抑制小鼠肠炎相关肠癌的发生,这表明miRNA活性的下调是慢性肠炎向肠癌转化工程中的一个重要机制,这一研究为慢性炎症相关肿瘤的发生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
另外,韩家淮教授研究组与清华大学医学院吴励教授合作揭示了p38α在树突状细胞抗原交叉递呈中的重要作用。树突状细胞是体内重要的抗原递呈细胞,能够有效地激活获得性免疫系统,抗原交叉递呈(cross-presentation)是树突状细胞激活获得型免疫系统的一个关键过程。
p38α是一进化上高度保守的信号通路,在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在树突状细胞中的功能尚未完全明了。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p38α特异性缺失的树突状细胞,其对于OVA抗原的抗原交叉递呈能力有着显著的下降。而且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对于抗原肽段刺激,树突状细胞中p38α的特异性缺失并不会影响抗原交叉递呈,表明p38α特异性影响了抗原的加工过程。
这些机制研究表明,p38α会影响Nox2等许多抗原加工蛋白的表达,从而影响对于抗原蛋白的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