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Good Partner in Biology Research

复旦大学,中科院Cancer Res发现癌症转移的新机制

日期:2016-12-06 08:50:10

 来自中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复旦大学中山医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KRAS-NFκB-YY1-miR-489 signaling axis controls pancreatic cancer metastasis”的文章,发现KRAS通过激活NF-κB炎症信号通路激活转录因子YY1,进而抑制了受YY1负调控的miR-489的表达,揭示了KRAS癌性突变促进PDAC转移的分子机制,并提示miR-489可作为靶向治疗胰腺癌。

 

转移的候选分子靶标。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Cancer Research杂志上,研究由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刘默芳研究组与中山医院楼文晖团队合作完成。第一作者为刘默芳研究组研究生袁鹏、贺小宏和中山医院普外科戎叶飞博士。

 

胰腺癌是恶性程度最高的人类肿瘤之一,约90%为起源于腺管上皮的导管腺癌(PDAC)。胰腺癌5年生存率不到8%,而高转移性是胰腺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但目前对胰腺癌转移的调控机制了解还非常有限。KRAS突变是胰腺癌中最常见的基因突变,存在于约90%PDAC中,在小鼠模型及人癌细胞系中都证明KRAS突变是胰腺癌发生发展的“driver mutation”,但目前对此突变促进胰腺癌转移的分子机制还不完全清楚。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发现KRAS通过激活NF-κB炎症信号通路激活转录因子YY1,进而抑制了受YY1负调控的miR-489的表达;miR-489通过靶向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基因ADAM9 MMP7,有效抑制PDAC细胞迁移和转移。普遍存在于PDAC细胞的KRAS癌性突变通过下调miR-489水平促进ADAM9 MMP7表达升高,进而促进了PDAC细胞迁移和转移。

 

这些研究结果揭示了KRAS癌性突变促进PDAC转移的分子机制,并提示miR-489可作为靶向治疗胰腺癌转移的候选分子靶标。

 

该研究工作得到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李党生研究员、新华医院刘颖斌教授、Lerner Research Institute, Cleveland Clinic李勇教授的大力协助,并得到了国家基金委、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及上海市科委的资助。该工作的数据收集还得到了生化细胞所公共技术服务中心动物实验技术平台、分子生物学平台和细胞生物学平台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