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Good Partner in Biology Research

吉林大学PNAS发表癌症新成果

日期:2016-08-04 10:40:42

 来自吉林大学、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的研究人员证实,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癌基因E6通过提高O-GlcNAc糖基化修饰介导了病毒致癌作用。这一研究发现发布在81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吉林大学的许志祥(Zhi-Xiang Xu)教授、李玉林( Yu-Lin Li)教授,以及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的Louise T. Chow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人乳头瘤病毒(HPVs)是一种常见的小DNA双链病毒,主要感染上皮粘膜细胞,引起良性乳头瘤病变和恶性肿瘤。HPVs是肛门生殖器癌症和一部分头颈部癌的病原体。在致癌过程中, HPV E2基因通常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内,E2基因的失活和E5基因对EGFR的干预都能引起E6E7基因过表达。E6E7HPV最重要的两个病毒癌基因,在病毒整合入宿主细胞基因组后可持续表达,并分别与细胞内重要的抑癌基因p53 pRb的蛋白产物相互作用,阻遏其对细胞增殖分化的负调控,从而诱发细胞恶性转化。此外,E6E7表达还可影响基因组稳定。

 

O-连接的β-N-乙酰葡糖胺(O-GlcNAc)糖基化修饰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细胞浆和细胞核蛋白质丝/苏氨酸上的动态、可逆的翻译后修饰。这种修饰与经典的糖基化不同而类似于磷酸化修饰, 它广泛参与细胞周期、基因转录、蛋白质翻译及加工、信号转导和细胞应激反应等多种细胞生命活动。O-GlcNAc糖基化修饰异常可导致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肿瘤和阿尔茨海默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肿瘤组织中蛋白质O-GlcNAc糖基化异常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等密切相关。

 

在这篇新文章中,研究人员证实相比正常宫颈,HPV引起的宫颈肿瘤中O-GlcNAc糖基化修饰和O-GlcNAc转移酶(OGT)显著增高,而O-连接的N-乙酰葡糖胺水解酶(OGA)水平未发生改变。将HPV16癌基因E6E6/E7转导到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s)中可上调OGT mRNA和蛋白,提高O-GlcNAc水平,促进细胞增殖而减少细胞衰老。与之相反,在HPV-18转化HeLa宫颈癌细胞中,采用低浓度的一种化学抑制剂抑制O-GlcNAc糖基化修饰可破坏体外的转化表型。研究人员证实E6通过Thr58位点O-GlcNAc糖基化修饰增加蛋白质稳定性提高了c-MYC。提高c-MYC可部分挽救高浓度O-GlcNAc抑制剂降低HPV介导的细胞活力。最后,他们证实在HeLa细胞或HPV16 E6/E7转化的小鼠细胞系中敲低OGT或抑制O-GlcNAc糖基化修饰,可激活K-RAS,减少c-MYC并抑制肿瘤发生和转移。

 

由此,新研究揭示出了HPV癌蛋白介导细胞转化的一个机制。这些研究结果或可最终帮助开发出有效的疗法通过靶向异常的O-GlcNAc糖基化修饰来治疗HPV相关的恶性肿瘤。生物通 www.ebiotrade.com

20159月,科学家们利用一种遗传工程疫苗成功除去了临床试验中近一半接受这一疫苗的妇女体内的高度宫颈癌前病变。科学家们说他们的目标是要找到一些非手术途径来治疗HPV引起的癌前病变。他们的研究成果发布在The Lancet杂志上。

 

巴西圣保罗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宫颈癌患者体内的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组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多样化。这一成果于20157月发表在《Infection, Genetics and Evolution》上,可能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什么有些宫颈病变会转为恶性。

 

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华大基因研究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对宫颈癌进行全基因组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整合图谱分析,鉴别出了一些成簇的基因组热点,并揭示出了由微同源(microhomology)介导的一种潜在整合机制。这些研究结果发表在2015112日的Nature Genetics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