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Good Partner in Biology Research

中国学者Cell子刊发表干细胞重要研究成果

日期:2016-07-18 08:56:09

 干细胞能够分化成为机体内任何类型的细胞,补充和更新在疾病中受损的细胞。正因如此,干细胞治疗被许多人视为医学领域的一场革命。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科学家们最近用清醒的灵长动物证实,移植干细胞分化的神经元能够整合到宿主的神经网络,共同执行特定的大脑功能。这项研究七月十四日发表在Cell Reports杂志上,文章通讯作者是昆明动物研究所的胡新天(Xin-tian Hu)研究员和王正波。

 

研究人员用自己开发的技术在猕猴大脑下丘(IC)制造一个小“洞”,并在那里移植了干细胞。研究显示,一些移植干细胞能够分化为成熟神经元,与宿主神经元形成突触输入/输出连接。研究人员对清醒的猕猴进行听觉刺激,发现干细胞分化的神经元能够应答这种刺激。听觉刺激会使这些细胞内的c-Fos表达显著增加,引起IC特异性的神经元活性调节。这说明移植干细胞分化的神经元能够在功能上整合到宿主的神经网络。

 

《柳叶刀》杂志此前发表的一项研究,首次证实了人胚胎干细胞(hESC)移植的中长期安全性。这项研究通过hESC移植对18位不同类型的黄斑变性患者进行了治疗,希望能够改善他们严重受损的视力。结果显示,细胞移植在三年后依然安全,有超过一半患者恢复了一定的视力。

 

包括肺气肿、支气管炎、哮喘和囊性纤维化在内的呼吸道疾病是全世界第二大死因。然而修复肺部损伤一直是医疗上的一大难题。Weizmann研究所的科学家们用胚胎干细胞成功修复了小鼠受损的肺部组织,这一策略有望成为治疗人类患者的新途径。这一重要成果发表在Nature Medicine杂志上。

 

许多候选药物在进入临床之前都需要经过灵长动物(特别是猴子)测试,但灵长动物研究在西方世界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逐步成为了非人类灵长动物研究的首选国家。本期Nature杂志通过编辑社论和新闻特写两篇文章,聚焦了飞速发展的中国灵长动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