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Good Partner in Biology Research

CRISPR揭示危险病毒的致命弱点

日期:2016-06-23 11:18:53

 麻省大学医学院(UMMS)的研究人员首次通过CRISPR/Cas9筛选,鉴定了寨卡病毒复制所需的人类蛋白。助理教授Abraham Brass领导的这项研究最近发表在Cell Reports杂志上,有望帮助人们阻击寨卡病毒、登革病毒和其他病毒感染。

 

寨卡病毒(Zika virus)最初是从一只非洲猕猴中分离出来的。直到2007年,世界上才首次出现寨卡引发的小规模疫情。去年五月,寨卡病毒突袭巴西并迅速在中美洲和南美洲蔓延。人们发现这种病毒能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会引起新生儿小头畸形,让儿童和成年人患上Guillain-Barre综合征。目前还没有什么药物或者疫苗能够有效控制寨卡病毒感染,最佳预防方式仍是采取保护措施,避免蚊子叮咬。

 

寨卡病毒、黄热病毒、登革病毒和西尼罗病毒都属于黄病毒家族,这些病毒主要通过蚊子传播。寨卡和登革病毒本身只有少量蛋白,它们需要利用宿主细胞的资源和蛋白。找出这些病毒所需的人类蛋白,就可以阻碍它们的生长和复制。Brass及其同事是研究这些病毒的专家。为了了解病毒如何利用宿主蛋白,他们开发了包括RNAiCRISPR、病毒进化分析、小鼠模型在内的一整套工具。

 

研究人员通过RNAiCRISPR/Cas9筛选,鉴定了寨卡和登革病毒所需的一些关键宿主蛋白。AXL蛋白就是其中之一,病毒利用这个蛋白接近并进入宿主细胞。此外,内质网膜蛋白复合物EMC对于病毒早期感染也很重要。这项研究为人们提供了潜在的治疗靶标,有助于治疗和预防相关病毒造成的感染。

 

今年上半年,寨卡病毒研究接连取得了多项重要的进展。三月四日,Johns Hopkins大学的宋红军(Hongjun Song)和明国丽(Guo-li Ming)在寨卡病毒研究中获得了突破性的成果。他们在Cell Stem Cell杂志上发表文章指出,寨卡病毒能感染形成大脑皮层的神经干细胞,阻碍这些细胞的生长。

 

那么,寨卡病毒为何能够感染人类的神经干细胞呢?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这是因为寨卡病毒能够劫持这些细胞表面的AXL,通过这种蛋白受体进入和感染细胞。这项研究发表在三月三十日的Cell Stem Cell杂志上。

 

五月十日,NatureCell杂志同时发表了两项寨卡研究的突破性成果。两个相互独立的研究团队成功建立了寨卡感染的动物模型,首次直接证实寨卡病毒能够导致严重的出生缺陷。人们可以利用这些动物模型探索巴西寨卡病毒的致病性,开发治疗和预防寨卡感染的有效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