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特刊:人体遗传学
日期:2015-09-28 08:55:33
DNA用其严谨的精确性,决定了每个人的分子结构,生理性状和健康功能,这也令遗传学成为了最重要的科学之一。9月28日Science杂志以“Human Genetics”为题,探讨了最近几年间人体遗传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并介绍了要想真正了解人类本性和疾病,我们所面临的挑战。
在特刊综述中,Jay Shendure和Joshua Akey指出近期的测序技术帮助科学家们找到了成千上万种不同的基因突变,这些突变或影响生殖细胞,引发遗传性疾病,或影响体细胞,引发诸如癌症之类的疾病。
随着遗传分析技术的进步,我们对如何,以及何时开始出现突变有了更多的了解,如父亲的精子会随着他年龄的增长出现更多的突变。但要解释这些引发的后果仍然具有挑战性。作者认为,未来更进一步的发现将有助于扩展我们对分子功能、疾病风险和进化的理解。
另外一篇综述中,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Robert Lightowlers等人描述了线粒体疾病相关的研究进展,线粒体疾病是目前最常见,但却最复杂的全遗传疾病之一,时至今日,科学家们还难以发现线粒体突变的特性,例如,为什么这种突变具有组织特异性的表象等等。线粒体疾病的治疗方法疗效有限,因此不少研究的重点都转移到论如何研发新疗法,防止生育期间线粒体疾病的发生上。由于这些技术往往涉及操控胚胎,因此预防方法也会扩大到涉及道德和政治问题。
而在精神疾病这一方面,Daniel Geschwind和Jonathan Flint highlights在他们的文章中强调了目前关联分子多个水平,分析细胞与神经环路功能对复杂人类行为的影响的难度。
对于几乎每一种精神疾病,现在都已经发现了不少出现在多个位点上常见突变的遗传足迹,但是每种突变对疾病风险的影响并不大,不过目前出现了越来越的罕见,但作用影响大的自发突变证据,这也许能有助于了解一些疾病,如自闭症和精神分裂症。作者建议,也许是时候我们应该更多的关注在精神疾病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基因的功能了,这能为了解人类大脑复杂的遗传相互作用提供更清晰的解释。
此外,Daniel Geschwind和Jonathan Flint highlights的综述中总结了体细胞突变,以及这与癌症之间关联方面的大量研究成果。但正常细胞为何会癌变,依然是个未解之谜。所有细胞都会发生突变,这种突变可能是有益,有害的或是中性的,因此作者认为,在未来的几年里,我们应该更多的进行正常组织中体细胞突变的系统分析,这将能更好的了解癌变和衰老过程中突变的作用。
同时,特刊中也介绍了一些企业成果,如23andMe公司的一些突出成果。还有来自贝勒医学院Arthur Beaudet发表社论,概述了近年来产前遗传筛查为试管受精婴儿免于出现单基因疾病的帮助,这些疾病包括原发的,非遗传的,以及基因突变的,试管受精原发突变检测目前理论上可以通过新一代测序完成,但随着诊断技术的发展, Beaudet警告生物医学和科研机构需要保持信息公开化,以确保新一代测序技术未来的发展。
上一篇: Nature:流感传播能力为何这么强
下一篇: 华人学者Cell:靶向“上瘾”的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