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最新研究发现,可抵抗艾滋病毒的人体内所含的一种基因令他们拥有更加强大的免疫系统。 据国外媒体5月6日报道,一项最新研究发现,那些可以抵抗艾滋病毒的人,体内所含的一种基因令他们拥有一个更加强大的免疫系统...
查看详情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非烟民罹患肺癌普遍与一个基因相关,如果这个基因发生变异,活性降低,则罹患肺癌风险可能增高。 这一发现有助于进一步研究肺癌靶向治疗和预测罹患肺癌高危人群。 找到关键 这种基因名为GPC5。...
查看详情
来自多伦多大学生物医药工程,电气和计算机工程系等处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为什么有限数目的人体基因能够产生出如此巨大数量的遗传信息的奥秘,这对于了解一些人类疾病突变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
查看详情
研究细胞凋亡的一个重要模式生物是秀丽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MIT的Bob Horvitz教授领导的研究组因为通过遗传学揭示egl-1,ced-9,ced-4和ced-3组成的程序性细胞死亡的线性调控通路而获得2002年的诺...
查看详情
最新出版的美国《细胞》杂志2010年第9期发表了王荣福课题组的研究成果论文。王荣福是美国贝勒医学院终身教授、浙江大学兼任教授。课题组研究报告称新发现的NLRC5蛋白分子,能够有效抑制机体的天然免疫和炎症反应...
查看详情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发表了生化与细胞所李林研究组有关经典Wnt信号途径调节的最新的研究成果。这项研究发现TAB2在TAK1-NLK途径中起着两个激酶间脚手架蛋白质的作用,介导了TAK1...
查看详情
蝙蝠是翼手目动物的通称,是唯一演化出具有真正飞行能力的哺乳动物。跟鸟类进化出飞行能力一样,蝙蝠飞行能力的进化需要一系列十分复杂的形态和生理变化,因此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感叹“从不能飞的原始哺乳动...
查看详情
同卵(或更准确地说“单合子”)双胞胎被广泛用来研究遗传和环境对人们疾病的贡献。 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报告说,一项双胞胎对比研究发现,多发性硬化症并不完全受基因因素控制。 此前的研究曾认为,多发性硬...
查看详情
据4月30日的《科学》杂志报道说, 对首个已被测序的两栖类基因组的一项新的分析显示,热带爪蟾(Xenopus tropicalis )与人类基因组拥有相当多的共性:所有人类基因中的有近80%的与遗传性疾病有关的基因都可在...
查看详情
利用遗传方法,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生物设计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让光合微生物分泌出了油——这就绕过了阻碍绿色生物燃料生产的能源和成本的障碍。他们的研究成果本周发表在了《美国科学院学报》(PNAS)的网络先行版上...
查看详情
医学界至今仍不断研究根治癌症方法,年仅27岁的香港小子梁子宇,透过老鼠胚胎干细胞和基因研究,首次发现将癌症连根拔起的曙光。他发现,透过控制一种名为ESET的蛋白,便可将致癌干细胞歼灭而不影响正常细胞,是...
查看详情
非洲爪蟾(Xenopus tropicalis)基因组测序完成
一个国际联合研究小组4月30日报告说,他们成功完成对一种非洲青蛙的基因组测序,这项成果有助于理解一些人类基因的基本功能。 由美国能源部联合基因组研究所科学家乌费·赫尔斯滕领导的国际研究小组在30日出版的...
查看详情
趋势 生物研究 生物产业 生物医药 人物&企业 China today 张博士信箱 生物在线 制药在线 生物招聘 生物汇展 生命科学论坛 分子 细胞 微生物 免疫 神经 发育遗传 进化生...
查看详情
美国纽约大学兰贡(Langone)医学中心的科学家发现和阐述了细菌体内控制转录延伸(transcription elongation)的常规机理。在4月23日出版的《科学》(Science)杂志上,他们表示,该机理依赖游离核糖体和核糖核...
查看详情
电子有时会像指南针那样晃动,众多电子的晃动有时可形成一种特殊波。日本科研人员日前利用这一特性,成功地在无法通过电流的绝缘体上传出了电流。这一研究成果已刊登在11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 上述成果...
查看详情
浙江大学医学院细胞生物学系周天华研究小组在NudCL2课题研究方面取得最新进展,相关成果文章发表在最新的PNAS上。 这研究发现NudCL2(细胞核分布蛋白NudC的同源基因)通过热休克蛋白Hsp90来稳定LIS1(无脑回综...
查看详情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神经科学期刊》(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发表了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刘景根课题组和昆明动物所徐林课题组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该工作发现了长期使用阿片类物质吗啡引起脑记忆和认...
查看详情
美国研究人员说,他们开发出一种非侵入式且无痛的诊断口腔癌的新方法。 研究人员在美国新一期《癌症预防研究》(Cancer Prevention Research)杂志上报告说,这种新型检测工具形状和大小与牙刷类似,内置一个...
查看详情
美国惠普公司科学家4月8日在《自然》(Nature)杂志上撰文表示,他们在忆阻器(memristor)设计上取得重大突破,发现忆阻器可进行布尔逻辑运算,用于数据处理和存储应用。科学家认为,公众将在3年内看到忆阻器电...
查看详情
据韩联社4月5日报道,韩国首尔大学基因医学研究所(GMI-SNU)徐廷瑄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宣称,他们通过对30名中国人、韩国人和日本人的基因组研究,成功绘制出中日韩人种超高清“基因拷贝数变异(CNV)”图谱,并...
查看详情
4月6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血液》(Blood)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发育与疾病实验室及瑞金医院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最新研究发现:进化上高度保守的P...
查看详情
北京时间5月5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报道,科学家在秘鲁亚马逊地区发现一种新的水蛭——暴龙水蛭。从开始便让科学家感到困惑的是,这种3 英寸(约7厘米)长的吸血动物竟有很大的牙齿,像暴龙一样。 ...
查看详情
地球表面覆盖着各式各样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情况将帮助人类更好地认识并保护环境。欧洲航天局的普罗巴5号卫星就为此而研制,它将利用一台先进的摄像仪器,在太空中书写“植物日记”。 欧航局5月4日发表公报...
查看详情
记者5月5日从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悉,历经3年,通过对1200余幅陆地卫星影像和1400余幅国产中巴卫星数据处理,我国完成了3期全国湿地分布遥感制图。最新研究成果表明,近2...
查看详情
北京时间5月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继警告人类勿主动与外星人接触以后,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又抛出一个惊人言论。在一篇探讨如何建造“时间机器”的文章中,霍金详细分析了人类如何利用自然规律实现...
查看详情